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秀英古炮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秀英古炮台

名稱;秀英古炮台

修築時間;於1891年修築

作用;抵禦外國入侵

秀英炮台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抗日戰爭爆發後,1939年2月,日軍進攻海南。面對強大的侵略者,軍民浴血奮戰,秀英古炮怒吼沖天,痛擊來犯日寇,譜寫了瓊崖人民不屈不撓、勇敢鬥爭的壯烈一頁。近代,隨着外國列強對華侵略,海口地區的軍事防禦地位日益重要。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於1858年被迫簽訂《天津條約》,瓊州(海口)被西方列強劃為通商口岸。

整個炮台區占地約1萬平方米,在200米長的海岸小山丘上東西直線而築。設「鎮東」、「拱北」、「定西」三座大炮台和「振武」、「振威」兩座小炮台,自東向西一字排列,長跨240米,炮門朝北,面臨大海,遙控瓊州海峽,威風凜凜

序言介紹

海口古稱海口浦,是海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地處海南島北端,北臨瓊州海峽,與中國大陸雷州半島相望。明代,築城設防,稱海口所城;清代,修炮台,置海口水師營,鞏固海防設施。  

秀英炮台,與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吳淞炮台、廣東虎門炮台同為清代晚期聞名遐爾的海岸炮台,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秀英炮台位于海口市海秀大道秀英村。

但是由於年代久遠等原因,秀英炮台以不對外開放,由政府進行保養與保護。

相關歷史

1890年,清政府為抵禦法軍入侵,命令各軍嚴防沿海各口岸。兩廣總督張之洞臨瓊視察海口形勢後,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築在離海岸約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臨下,遙控着整個瓊州海峽。有大小炮台五座,拱北鎮東定西為三大炮台,振武振威為兩小炮台。五座炮台自東向西成一直線,朝北並列,虎視大海,威風凜凜。五尊大炮均購自德國克虜伯炮廠。炮台東南側設有指揮室,背後有操練場和營房。整個台區占地3.3萬平方米。秀英炮台是海南古代宏大的軍事設施,也是中國古代規模較大的軍事設施之一。

現在,這處重要遺址被省政府正式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確定為海口市國防教育基地。19世紀80年代,爆發中法戰爭,法國企圖侵略中國西南,同時,東南海疆受到威脅。清朝為加強瓊州防務,於1891年修築秀英炮台,建成拱北、鎮東、定西、振武、振威炮台五座,各置大炮一門。[1]

相鄰景點

白沙門旅遊娛樂園 濱海公園 海口博物館 海口人民公園 海瑞墓 紅樹林 假日海灘 金牛嶺公園 李碩勛烈士紀念亭 瓊崖一大舊址 邱浚墓園 石山風景名勝區 蘇公祠 萬綠園 臥龍山 五公祠 西天廟 西秀海灘公園 仙洋水莊 秀英炮台 南泰鱷魚湖動物園 東寨港自然保護區 景點導遊 石山火山口

相關視頻

170514新會崖山行4(游古炮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