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建於1999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武夷山市城村漢城遺址的管理機構,福建省省級文博單位,屬遺址類博物館。城村漢城遺址於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時發現,1959年進行了首次發掘,於1961年列入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2006年12月入選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確定的100處重要大遺址名單。

目錄

發展歷史

城村漢城遺址於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於1961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成為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12月入選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確定的100處重要大遺址名單。

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為加強對城村漢城遺址的保護,專門批覆成立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作為省文化廳直屬的副處級事業單位,先期核定編制15人,主要承擔閩越王城遺址的考古、研究、保護、管理與宣傳展示等工作。現博物館下設辦公室、宣教部、保管部、考古部四個部門,編制內人員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人,全館從業人員30人。

館藏文物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標本4600件, 現有「閩越國歷史文物特展」,展廳面積1316平方米,已展出漢代金、銀、銅、陶瓷[2]等6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已定級二級文物14件,三級文物191件,二、三級文物共計205件。

作用價值

城村漢城遺址揭示了閩越文化的物質基礎,開啟了揭示閩越文化之謎的大門,為全面了解和研究閩越國的社會歷史文化,特別是福建古代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城村漢城遺址不僅是福建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也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古城之一。特別是在同時期西漢王朝分封的諸侯王城古遺址中,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王城遺址,因此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重要的古文化遺產。其整體布局及建造方式對後世中國南方的城市以及日本等東、南亞國家的城市和建築產生深遠的影響。

視頻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 相關視頻

《今日八閩》走進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
麵包車窮游中國,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卻失望而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