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建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建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圖鏈接來自 一起扣扣網 的圖片

福建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簡稱天柱山國家地質公園(長泰亭下國有林場),位於長泰縣東南部,介於東經117°48′-117°54′,北緯24°35′-24°45′。東與廈門海倉區相毗鄰,距廈門市區46公里;南與龍海角美相連,至漳州市區29公里。交通便捷,距閩南鐵路樞紐——漳州東站僅18公里,省道角泰公路從公園附近通過,並與國道324線、省道郊柏線相接,與福廈漳高速公路相通,至廈門國際機場及客貨運碼頭十分便捷。特別是正在建設廈成高速公路從公園境內穿過,並在保護區境內開設互通出入口,更有利保護區的開發與經營。

這裡是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剝露最深、出露最好、超高壓礦物岩石組合最為豐富的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地段,記錄了大陸板塊碰撞、俯衝、折返的壯觀地質歷史過程,成為研究大陸動力學最典型地區之一。以郯廬斷裂帶上最美花崗岩地貌聞名於世,尤以崩塌堆壘地貌,成為全國同類景觀代表而贏得「天柱山型」花崗岩地貌的冠名美譽,自然風光雄奇靈秀。園區內20多個地點發現了50餘種脊椎動物化石,具有亞洲的地方性特色,在研究新生代初期哺乳動物演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地位,被公認為「亞洲哺乳動物的發源地之一,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寶地」[1]

歷史

天柱山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著名的新石器時代的「薛家崗文化」遺址即見證了6000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及所創造的文明。春秋時期屬皖國封地,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為南嶽(後隋文帝改封衡山為南嶽)。1982年以來,相繼被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5年成為國家地質公園,2011年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2]

地質遺蹟

中國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中國中央造山系大別造山帶東段,是古生代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匯聚、俯衝、拼接,中生代陸陸碰撞造山的關鍵部位及其與郯廬斷裂帶複合部位,地質遺蹟保存較為系統完整,主要有:全球規模最大、剝露最深、超高壓礦物和岩石組合最為豐富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經典地段,雄奇壯觀的花崗岩峰林峰叢地貌,亞洲珍稀的古新世哺乳類動物化石,豐富多彩的水文地質遺蹟、大別造山帶構造遺蹟、郯廬斷裂帶構造遺蹟等,至少記錄見證了20億年來天柱山地區地質演化歷史,被稱為「大陸動力學的天然實驗室」、「郯廬斷裂帶上最美的花崗岩地貌」、「亞洲哺乳動物發源地之一」。

視頻

福建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 相關視頻

天柱山國家地質公園
五一航拍天柱山 鮮有人知的國家級地質公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