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福全鎮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西南面,總面積39.8平方公里,人口3.9萬人,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建國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福全人揚帆奮進,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業績。2007 創國內生產總值6.85億元,人均1.8萬元,工業總產值32.0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800元,是紹興市首批小康鎮,浙江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鎮之一,是一個以"實"著稱的工業重鎮。[1]
鎮情概況
福全鎮因境內有山狀若倒覆之船,地以山名,後人諧稱福全而名。1950年7月建福全鄉,1990年12月為建制鎮,1992年5月,勝利鄉併入,仍為福全鎮。
年底,選定紹(興)福(全)、紹(興)勝(利)公路交匯的三角地帶作新鎮中心,逐步發展成面積達1.02平方公里的農村新型小鎮。
福全鎮位於紹興市柯橋區南部,距城區11公里。東靠越城區亭山鄉,南接蘭亭鎮,西與漓渚鎮和湖塘街道相連,北與柯岩街道和越城區東浦鎮接壤,104國道南複線穿境而過。
鎮域面積39.82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12128戶,3.9萬餘人。連續多年被授予"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和"紹興市綜合實力30強鄉鎮"稱號,是"紹興市首批小康鎮"、"柯橋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先進鎮"。
福全鎮因境內有山狀若倒覆之船,地以山名,後人諧稱福全而名。1950年7月建福全鄉 ,1990年12月為建制鎮,1992年5月,勝利鄉併入,仍為福全鎮。年底,選定紹(興)福(全)、紹(興)勝(利)公路交匯的三角地帶作新鎮中心,逐步發展成面積達1.02平方公里的農村新型小鎮。
福全鎮位於紹興市柯橋區南部,距城區11公里。東靠越城區亭山鄉,南接蘭亭鎮,西與漓渚鎮和湖塘街道相連,北與柯岩街道和越城區東浦鎮接壤,104國道南複線穿境而過。鎮域面積39.82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12128戶,3.9萬餘人。
連續多年被授予"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和"紹興市綜合實力30強鄉鎮"稱號,是"紹興市首批小康鎮"、"柯橋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先進鎮"。[2]
經濟發展
隨着產業結構的調整,福全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經紹興縣人民政府批准,規劃占地4000畝(現已開發1360畝,投資9億元人民幣)的福全特色工業園區的設立,更進一步加快了福全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
全鎮工業經濟呈現以首飾、皮塑、印染、熱電、家私為主體的格局。
有國家大中型企業12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區外高新企業1家,市縣小型巨人企業3家。目前,全鎮已逐步形成了以金銀飾品、人造製革、家具服裝、印染紡織等行業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
其中,日月集團在中國首飾行業中多年產銷量位居第一,無名集團是全省人造革產業生產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企業。全鎮共有企業300多家,其中國家大型企業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
2003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03.87億元,自營出口2.88億美元,農民人均收入8392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浙江省百強鄉鎮第5位。
福全鎮基本形成了以飾品、皮塑、印染、熱電、家私、服裝為主體的經濟格局。全鎮擁有國家大中型企業12家。
浙江日月首飾集團跨入中國工業企業綜合評價最優500強企業行列,浙江花為媒集團的"花為媒"品牌被國家授予"中國名牌"稱號、省著名商標。
福全鎮還是一個農業大鎮,是紹興縣"小糧庫"之一,全鎮建立了種植型、生態型、觀光型三大農業園區。被評為市"十佳"輕型栽培技術推廣先進鄉鎮,迪埠村確定為中國l000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試點之一。
福全鎮十分注重實施"科教興鎮"戰略,投資3000餘萬元,先後建造了秋瑾小學、秋瑾中學和秋瑾幼兒園,被確定為省級示範學校,全市第一個通過高標準"普九"驗收,是首批省級教育強鎮之一。
福全人民將高揚"實實在在、誠誠懇懇、兢兢業業"的福全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揚優勢、強基礎、興科技、健隊伍、重長遠努力把福全建設成一流的現代化小城鎮。[3]
社會事業
福全鎮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隨着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一個現代化的新集鎮已初具雛形;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被命名為浙江省教育強鎮;精神文明建設紮實開展,有多個村(單位)
被命名為縣、市、省級文明村(單位),2003年通過省級衛生鎮驗收;黨建工作成績顯著,鎮黨委先後被浙江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被紹興市委命名為"六好"鄉鎮黨委。
"經濟重鎮、現代新鎮、文化名鎮、黨建強鎮"是福全人民努力的目標,福全人民始終以"實實在在、誠誠懇懇、兢兢業業"的創業精神,建設一個"發展穩健、社會穩定、基礎穩固"的福全。
人民生活
綜述
福全鎮位於紹興市柯橋區南部,距城區11公里,因境內有山狀若倒覆之船,地以山名,後人諧稱福全而名之。福全是柯橋區經濟重鎮之一,列全省百強鄉鎮第9位、全國1000強鄉鎮第50位。2007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00億元,財政收入3.66億元,比上一年分別增長21.2%和48.2%。
治村有道
實現村民的民治權利"我這個村支書很輕鬆,因為村裡的事務都按照既定的規則良性運轉。"樸實的村黨支部書記許關炎說。許關炎每天都開着一輛破舊的桑塔納轎車來村里上班,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其實他擁有一個效益非常好的服裝加工企業,資產可以用千萬計。"他幾乎不怎麼管企業的事情,每天一定到村里來報到。"鎮裡的幹部告訴記者。
2000年,許關炎第一次當選錦塢村(原方塢村)的黨支部書記時,這個村並沒有太好的名聲,"是一個有名的信訪村"。因為村務、財務不規範、不公開,村民對村幹部的意見很大,所以經常到鎮裡去上訪。
"新的村兩委班子組成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地收集村民的意見。我們很想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許關炎和村幹部們從一上任就開始嘗試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並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改革和創新。
"現在再也沒有發生過村民上訪的事情了。村民即使對村幹部有意見,也有暢通的表達渠道和有效的化解方式。"
許關炎說錦塢村的經驗其實很簡單,就是規範基層民主自治,依靠群眾管群眾,依靠群眾搞建設,依靠群眾發展經濟,依靠群眾維護穩定,"把村民的民治權利實現好了,我們村幹部也輕鬆了"。
歷史名人
英勇就義
1907年7月15日凌晨,一位女英雄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英勇就義。她,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時年僅32歲。她,就是我國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巾幗英雄秋瑾,號"競雄",別號"鑑湖女俠"。
求學立志
秋瑾出1875年生於紹興市柯橋區福全的一個小官僚地主家庭。她少年時熱情而倔強,最欽佩歷史上的"巾幗英雄"。義和團運動失敗以後,本已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更是危象叢生。秋瑾救國情切,憤然賦志:"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她不願"與世浮沉,碌碌而終",熱望把裹在頭上的婦女頭巾換成戰士的盔甲,像花木蘭那樣,效命疆場;她曾感慨地說:"人生處世,當匡濟艱難,以吐抱負,寧能米鹽瑣屑終身其身乎?"
1904年,她毅然衝破了封建家庭的束縛,隻身東渡日本求學。在日本,秋瑾積極地投入了中國留學生的革命鬥爭。1905年8月同盟會成立後,她被推為同盟會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省主盟人。秋瑾還聯絡當時留日的女同學,組織"共愛會",自己任會長。
清政府勾結日本政府,頒布取締中國留學生規則,壓迫留日學生,秋瑾憤然回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1906年,她由徐錫麟介紹,加入了光復會。她和一些同志在上海設立革命機關,並主持《中國女報》,第一個提出創建"婦人協會"的主張,為近代婦女解放吹響了第一聲號角。
參加革命
1906年,秋瑾返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大通學堂原為徐錫麟、陶成章等創辦,是光復會訓練幹部、組織群眾的革命據點。在大通學堂,秋瑾為了進一步訓練革命力量,成立了"體育會",招納會黨群眾和革命青年,進行軍事操練,並積極聯絡浙江各地會黨,組成"光復軍",推舉徐錫麟為首領,秋瑾任協領,積極地進行起義的籌備工作。1907年5月,徐錫麟準備在安慶起義,秋瑾在浙江等地響應。
但徐錫麟起義計劃泄露。7月6日,徐錫麟倉促刺殺安徽巡撫恩銘,在安慶發動起義,由於準備不足,起義很快失敗,徐錫麟也被捕犧牲了。安慶起義的失敗,使秋瑾主持的浙江地區起義計劃完全泄露,形勢十分危急,同志們勸她暫避一時,她決心做中國婦女界為革命犧牲的第一人,堅決留在大通學堂與前來包圍的清軍作殊死戰鬥。因寡不敵眾,秋瑾不幸被捕,於1907年7月15日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