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首陽山(辛作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神秘首陽山》是中國當代作家辛作慶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神秘首陽山
筆下的首陽山,既不是洛陽偃師市的首陽山,也不是甘肅渭源的首陽山……而是昌樂縣城東面的首陽山,當地最高的山。
首陽山,又稱孤山。也有「日出之初,光必先及」之說,引得一群晨練者捷足;也有伯夷、叔齊在此以死銘志的傳說,與古營丘歷史遙相呼應。
到巔峰有兩條路,一條是南邊的跨越桂河橋的柏油路,可以驅車而上。另一條是山西邊的路,因在半山腰間落成了首陽山森林公園,所以此條山路分成兩段啦。公園下面是柏油路與塑膠跑道並行的路面,柏油路上可行駛車輛,塑膠跑道可供市民和遊人跑步、散步,足以透射出設計者的用心。
公園向上的路原來是土路,現在成為石路了。我喜歡從西路而上,爬山還是拾級而上,山野漫步,自在逍遙,有趣多了。
蒼松翠柏間,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心曠神怡,真是一種享受,稱之為天然氧吧也不足為怪啦。這裡的松柏沒有五嶽的那樣賦予許多詩情畫意,不過棵棵高聳挺拔,地面上厚厚落地松針,告訴你那久遠的歷史。
「媽媽,這裡有棵松樹長在路上了。」女娃的稚音,在山中是那麼清脆。石路穿林而過,建設者們怎麼會把擋在路上的百年甚至千年的松樹鏟掉呢?
石路上有一條通往南山腰的土路,便來到了據說是雙賢士(伯夷、叔齊)的墓穴前,旁邊初春萌動的苦菜,讓我想起了《詩經》中《采苓》里的歌詞:「采苓采苓,首陽之巔……采苦采苦,首陽之下……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苟亦無從。舍旃舍旃,苟亦為然。人之為言,胡得焉。」浮現出一幅窮苦人家采苦菜、蕪菁之類野菜果腹的場面。詩歌中的首陽山真的是這座山嗎?那不是我所考究的,也許孔老夫子知道吧。這情這景,不禁浮想聯翩。我,還是返回石路繼續爬山吧。
再向上便是最陡峭的一段路了,石頭台階,變成了實木台階,深紅色的,中老年人爬起來輕便多了。兩邊的松樹愛撫着結實的木柵欄,爬山的人兒輕撫着松葉,這樣的情景再次透射出設計者們的良苦用心。如果航拍的話,就像給首陽山系了一條紅色的緞帶。
上山的踏踏聲,和下山的踏踏聲,一慢一快,交織着。仿佛配合默契的雙人相聲,又似和諧的琴瑟和音。
也有幾棵松樹「種」在木台階上,身上被摸得溜滑。好心人,系一根紅繩,提醒着:愛撫可以,莫要用力哦!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首陽山也離不開神仙傳說。那便是兩賢士、孤山爺的傳說。
不知不覺來到了巔峰,南路與西路交匯相處,一塊不大的平整地面。許願池(也叫放生池)映入眼帘,裡面多色鯉魚悠閒地游着,等待着新夥伴加入。
夷齊祠坐落在北面,是一座別具一格的廟宇,外觀如長方形箱體。一個下方上圓的拱門,兩個洞口模樣的小窗口。窗口上方長出了兩棵小樹,讓廟宇顯得更加古遠而又滄桑。穿過厚度近1.6米的石門口,石刻孤山爺安詳地坐着。抬頭上望,石砌的屋頂是弧形的,顯得那麼厚重。
走出夷齊祠,兩旁各有一對石龍龜,傳說是龍之九子之一,名曰:贔屓(bixi),又名霸下,馱負的碑礎只留殘缺,依稀可見「德同」兩字。
伯夷叔齊兩賢士的尊位呢?護山人指了指夷齊祠兩邊的石基舊址,還有那林立的石碑和躺在地上的石碑:三期復古工程正在籌建呢。
首陽山是石灰岩資源寶庫,同藍寶石一樣,是大自然賦予昌樂人民的寶貴財富。不過,也險些給首陽山帶來了滅頂之災。北麓山腳下的村民嗅到了石灰岩帶來的商機,那可是加工水泥的原材料,當然用途多着呢。便瘋狂爆破開挖,幾近挖掘到了頂峰。站在巔峰向西北望去,千仞峭壁,如果是大自然的傑作就好了!
聽山腳下村民說,有一家挖掘石灰岩的,一家人非常離奇地被炸身亡,難道是激怒了孤山爺?!
首陽山,可是小城的根!清晨,東方露出了火紅的臉,首陽山總是帶着第一縷陽光俯視着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的小城和小城的人們。於是,想到了亦師亦兄劉天鵬老師當初寫的《首陽山的後代》,說的就是各行各業忠誠、耿爽、純樸、善良的首陽山人。不過,現代的首陽山人更加大膽創新、敢為人先,將首陽山精神再升華,凝結成了更加豐富的首陽山文化財富。
試問伯夷、叔齊,如果再次來到當今的首陽山,還會「採薇不食周粟」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