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的舞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本書是休斯對現代主義詩歌運動領袖、諾獎得主T.S.艾略特的集中探討,包括紀念艾略特的致辭,也包括休斯一生研讀艾略特的心得。休斯稱艾略特為英語世界的詩歌大師、真正偉大的詩人、預言者、一個獨特的音源,但休斯也坦言,談論艾略特並非難事。書中,休斯從全新角度辨析艾略特與莎士比亞、葉芝、濟慈、華茲華斯等詩人的異同,論及《四個四重奏》等名作的核心特色,簡潔而大膽地總結了艾略特「獨特」又「普遍」的詩歌藝術,詮釋了何謂「真正的偉大」。更重要的是,休斯獨創地從形體結構和音樂結構入手,對《荒原》這部現代詩歌里程碑作出了與眾不同的把握,並立足於這部「始於死亡、終於重生」的作品,放眼《聖那喀索斯之死》等早期詩作,找到最初的「客觀對應」與「詩人假面」,挖掘艾略特式詩歌模式,勾勒一代先知的心路歷程,闡述了艾略特如何接受重生使命的召喚,穿越宗教、神話、歷史和一片現實的廢墟,在隱秘的生活中進化「詩之自我」,窮盡人性的內涵,最終完整地傳遞出作為厄洛斯之聲的詩歌之聲,成為「神的舞者」。《神的舞者》是一位詩人對另一位詩人的解讀,也是一種偉大對另一種偉大的致敬。

作者簡介

特德·休斯(Ted Hughes,1930-1998),詩人、翻譯家、評論家,二戰後英國最重要的兩位詩人之一。休斯是美國女詩人普拉斯的丈夫。他一生寫了40多部作品,出版有《雨中鷹》《烏鴉》《雨中鷹及其他:詩選1957-1994》《生日信》等詩集,《詩的鍛造:休斯寫作教學手冊》《冬日花粉:休斯文集》《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莎士比亞與完整存在之女神》等文集。從1984年直至去世,休斯一直是英國的桂冠詩人。休斯早期的詩多以自然之美和自然中的暴力為主題,後期的詩在強悍之中注入一股沉鬱頓挫之氣,突出了詩人對生命的覺醒和頓悟。2011年,休斯紀念碑被安置於英國西敏寺的「詩人角」,與長眠於此的喬叟、莎士比亞、雪萊、拜倫、艾略特等人為伍。

書評

1922年,《荒原》問世。這是現代派詩歌的一座里程碑。 重讀《荒原》,我依然無法盡情領略其中的奧妙,也依然為偉大的詩歌的魅力所折服。

整首詩籠罩着龐大的意象:戰後廢墟似的歐洲,仿佛一片荒原,沒有水來滋潤,樹木乾枯,土地龜裂,冰冷的岩石,灰色的城市,更可怕的是人們內心的荒蕪,精神的空虛。詩人切盼魚王歸來,雷聲震鳴,洗滌污穢,恢復生機。

詩歌的寫法實現了重大的創新,全詩使用了六種不同語言,引用了大量典故、神話、傳說,採用了象徵、對比、拼貼、時間錯位、客觀對應物等多種手法,顯示了艾略特嚴厲艱苦的詩歌技藝,艾略特式學院派詩風長久地成為20世紀的流脈,無論人們對其臧否與否。

《神的舞者》收錄特德·休斯關於艾略特的三篇演講:《真 正的偉大》《白骨之谷的歌中之歌》《神的舞者》。作為英國桂冠詩人,休斯也是20世紀現代派重要詩人。

這部作品「是一位詩人對另一位詩人的解讀,也是一種偉大對另一種偉大的致敬」。休斯的演講是和他自身的深切存在,以及與詩歌創作須臾不可脫離的藝術。

休斯辨析艾略特與莎士比亞、葉芝、濟慈、華茲華斯等詩人的異同,詮釋何為「真 正的偉大」。有誰能像艾略特那樣發出如此有穿透力與決定性的聲音?

休斯說,《荒原》是一部「聲音的戲劇」。這部詩作建立在種種情感狀態的人類的呼喊,各種各樣聲音祈求對話,後來敞開懷抱,將所有聲音納入懷抱的陌生語言,是奧義書的語言,連響三聲,全詩結束:Shantih Shantih Shantih。(梵文,寧靜與平和)

休斯引入「詩之自我」:它自活其命,自循生道,獨 立且在絕大多數時候隱匿於詩人的人格之外;它自決來去,自擇所言,不受詩人的控制;它是超越自然的存在。休斯立足於自我,追溯《聖那喀索斯之死》等早期詩作,追尋「客觀對應」和艾略特式「假面」,意在探尋詩人心中隱秘的、內在的生命在詩歌里的新 生,真 正的自我與世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這部詩論兼具澎湃的詩情和智性的審視,像是三首長長的散文詩,美意流轉,唇齒留香。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