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嘗百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神農嘗百草(神話傳說) 神農辨藥嘗百草的故事,是一則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着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藥王神,並建藥王廟四時祭祀。在我國的川、鄂、陝交界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稱為神農架山區。[1]
人物簡介
神農出世
在女媧補天之後,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又有神農氏生於姜水之說,姜水在今寶雞境內,這也是為什麼會有炎帝和神農氏是否為一人的爭議,應是在神化他們時弄混了,袁珂先生把其列為一人;再《禮記》據此又稱神農為烈山氏,蓋皆因其行多名號所致),出生了一個小孩。說來奇怪,在他剛出世,石洞周圍自然湧現了九眼井,這九眼井裡的水彼此相連,若取其中一眼之水,其它八眼皆會波動起來。這個孩子天生異相,身體是透明的,五臟六腑清晰可見,頭上長有兩隻角,牛頭人身。看到的人們都說這是天神下凡,九眼井是他帶來的吧。於是在他長大後,大家推舉他為部落首領,因為他們居住在炎熱的南方,就自稱炎族,稱他為炎帝。有一次炎帝看見一隻紅色的鳥銜着一串像種子的東西,炎帝看見鳥兒把它吐了出來,炎帝拾起來,鳥兒圍住他飛了三圈,又唧唧啾啾地叫了一陣飛走了。炎帝認為這是天帝派紅鳥送來的食物種子,便把種子埋在土裡。又用木頭製成耒耜,教人們松泥土,並掘井灌溉禾苗。這年秋天,一大片禾苗成熟了。人們多高興呀!大家感念炎帝的功德,都稱炎帝為神農。這樣周邊的部落又稱炎帝部落為神農部落,而稱他為神農氏,即農業部落的首領。(「氏」的原意是一種神祇,在原始社會代表部落首領的公用稱呼,只是後世的學者將其解釋為神祇,這和後來興起的中國神話學有關。)
神農氏為五氏出現以來的最後一位神祇,中國諸神創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穀、豢養家畜、種地稼穡等等一切為人民生活所做的準備全部完成了,中國神話時代結束,傳說時代到來。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耜,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德稱氏,故為炎帝,尊號神農,並被後世尊為中國農業之神。
三湘四水
三湘四水,曾是遠古中華民族創始人—-炎帝神農氏的領地。炎帝神農氏在此始種五穀,以為民食;製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嘗百草,以醫民恙;織麻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儲民用;削桐為琴,以怡民情;首辟市場,以利民生;剡木為矢,以安民居。完成了從遊牧到定居,從漁獵到田耕的歷史轉變,實現了從蒙昧到文明的過渡,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跨越。
炎黃子孫
炎帝率領眾先民戰勝饑荒、疾病,使中華民族脫離了饑寒交迫、患病無醫無藥、顛沛流離的日子。過上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藥醫,並且能上市場、聽音樂、唱豐年的日子。今天,海內外億萬人民皆以炎黃子孫自謂。
史籍篇注
《白虎通義·號》說,神農氏能夠根據天時之宜,分地之利,創作了來招等農具,教民耕作,使人民獲得很大的好處,故號神農。《世本·帝系篇》則首把炎帝和神農氏扯在一起稱「炎帝神農氏」,謂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高誘注《淮南子·時則訓》,提到赤帝時又把赤帝與神農氏合起來,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左傳》、《國語》和《禮記》曾提到烈山氏能夠播植百穀百蔬。東漢鄭玄注《禮記》和三國韋昭注《國語》,都說烈山氏為炎帝。《水經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農氏相併,說謬水西南經過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個洞穴,相傳是神農氏的誕生處,所以《禮記》稱神農氏為烈山氏。而有關烈山氏稱號的緣起,又有二說。《路史》認為,烈山原字當作列山或厲山,因神農氏「肇跡」於列山,故以列山、厲山為氏。
《史記·五帝本紀》則隱喻炎帝與神農氏並非一人,說黃帝時,神農氏的時代已經衰落,諸侯之間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農氏不能征討,於是黃帝「修德振兵」,討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倆伐滅後威望大振,於是代神農氏而有天下。神農氏不事征伐,這與《莊子·盜跖》說神農氏「無有相害之心」、《商君書·畫策》說神農「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麼會變成炎帝這樣「侵伐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戰的黃帝,竟然要與他「三戰,然後得其志」。此外,《史記·封禪書》分列炎帝和神農氏為二人,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也主張炎帝、神農氏為二人。
神農鞭藥
在女媧補天之後,不知過了多少年,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出生一個小孩,就是神農氏,長大後成為部落首領。有一天,神農到一個靠近山林的部落去,見那裡把獵獲的野獸隨地亂拋。一問,才知道這一帶野獸很多,獵獲的獸肉多的吃不掉。又有一次。他走到另一個部落去,見他們正把大批的高梁、穀子拋棄掉。炎帝覺得太可惜了。當地人笑着說:「有什麼可惜的,過幾天,新谷又要熟了!」(這是南方一年收三茬糧呀)
回來後,神農成天想着這兩件事。他正在想時,忽然一群孩子吵吵鬧鬧地走了進來。他問孩子們為什麼爭吵。孩子們爭着告訴他說,他們中間有一個孩子有兩張弓,一個有兩支箭,兩個人原說好互相交換的,後來有弓的一個反悔了,因此就吵起來了。神農一聽,頓時開了竅。他想,肉多的部落不是可以和穀子多的部落互相交換嗎?(這是在原始社會初期數十萬部落個體人少時期,後來部落聯盟多了,人也多了,食物多了,首領私心也多了,私有制也產生了。可見自古至今的人類戰爭都是為了爭奪食物和生存權,不管多麼現代化都是如此。)他來不及招呼孩子們,欣喜地向外奔去。他和幾個部落的酋長一商量,決定每隔十天,到日中的時候,大家把多餘的東西,拿到一個指定的地點(集市),向別人換取自己所需的東西。人們都很贊成,高高興興地拿着自己多餘的東西,來到指定地點。這時候,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熱鬧。他們互相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就是以物易物、日中為市的開始。也是原始社會人們心地純樸,生活簡單的一種自由貿易,可惜後來被遊牧部落為主的以強盜搶劫行為改變了人們的純樸簡單的生活,為了保護自己的部落和領地,於是國家和階級產生了。
那時候,人們得病根本不知道怎麼辦,只能靠自己體力抵抗,有的只好等死。神農想到天帝的花園有奇花異草,說不定可以治病。便決定上天去。那時候上天有兩條路:一條從崑崙山上去;另一條從都廣之野順着一株叫建木的大樹爬上去。神農選擇了從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庭。他選了一大捧瑤草,在走出花園時,碰到了天帝,天帝說這點瑤草治不了多少人的病的,給了他一根神鞭,可以鞭打識別草藥有毒無毒,中國草藥即由此稱。神農拿着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據說在中國湖北西部,至今都可以找到神農鞭藥的地方,那山就叫神農原。
有一天,看到一種樹葉,正好他口渴了,順手摘了幾片放在嘴裡咀嚼。這一嚼,還真解渴,神農又扯了幾把咀嚼着。他感覺肚子裡上上下下有東西在摩擦。他肚子是透明的,看到小葉兒把他的胃擦洗得乾乾淨淨。這一發現。使他大大高興。他斷定這小葉兒既解渴,又能解毒,他決定改鞭藥為嘗藥,如果遇毒,就用它來解救。他把小葉叫「查」(查巡的意思)。後世人讀白話了,叫成了「茶」。神農就這樣一路走着,一路嘗着百草。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經常要中毒,都多虧了「查」解救了他。據說被他嘗過的花、草、根、葉,就有三十九萬八千種。他下決心要嘗遍所有的草。
這一天,他忽然發現一株攀在樹上的藤狀植物,開着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那葉子還會一張一縮,他奇怪極了,就采了一些葉子放在嘴裡咀嚼着。誰知這是一種有劇烈毒性的藥草,叫斷腸草。神農就這樣死去了。在山西太原神釜岡上至今還留着神農嘗藥的鼎。(神農時只有陶器,早已損壞,後世人為了紀念這位為民而死的部落領袖,重新用金屬做了鼎。)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藥王神,並建藥王廟,每逢農曆四月二十六神農生日(當然是傳說的日期,估計是建廟紀念落成祭祀時的那天),人們紛紛來到藥王廟祭祀。在我國的川、鄂、陝交界的天然中草藥庫,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把這帶地方稱為神農架山區。袁珂《中國神話傳說》 [2]
開創中醫
遠古時期,百姓以採食野生瓜果,生吃動物蚌蛤為生,腥臊惡臭傷腹胃,經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壽命很短。炎帝神農氏為「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使百姓益壽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嘗遍百草,了解百草之平毒寒溫之藥性。為民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他幾乎嚼嘗過所有植物,「一日遇七十毒」。神農在嘗百草的過程中,識別了百草,發現了具有攻毒祛病、養生保健作用的中藥。由此令民有所「就」,不復為「疾病」,故先民封他為「藥神」。炎帝神農氏終因誤嘗斷腸草而死,葬於長沙茶鄉之尾。
中藥巨典
經過長期嘗百草發明了藥草療疾,炎帝神農悟出了草木味苦的涼,辣的熱,甜的補,酸的開胃。他教民食用不同的草藥治不同的病,先民因病死亡的也少多了。為「宣藥療疾」還刻了「味嘗草木作方書」。這便是人類醫學科學的發端!神農親驗本草藥性,是中藥的重要起源。這一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無數次的反覆實踐,積累下來許多藥物知識,被纂刻記載下來。隨着歲月的推移,積累的藥物知識越來越豐富,並不斷得到後人的驗證,逐步以書籍的形式固定下來,這就是《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成為中國最早的中草藥學的經典之作,後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為宗,對中醫藥的發展一直產生着積極的影響,並逐步發展豐富,形成了如今世界聞名的中醫藥寶庫。
藥學經典
神農氏藥經《又名:神農帝連續篇》,介紹的是神農帝(又名:神農帝仙,也叫:五穀帝仙)現存最早的藥物學《藥經》專著。是中國中草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藥物學理論和配伍規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因此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它是醫生和藥師學習中藥學的教科書,也是醫學工作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之一。
藥經解釋 藥乃:玉帝掌管宇宙生靈萬物、慈悲之懷深思黎民為生活奮鬥,難免身軀會受風寒損傷,甚至病症嚴重命入膏肓之境,而愛護眾群生在金階千跪百叩頭,表心稟求 無極老母大開惻隱之心,而 老母抱慈懷愛民之心降下千種藥草於宇宙繁植不絕種也。而當年命派吾神農氏下凡試百草,研究藥性,宣揚醫理,至今舊鑒漸漸失真傳,歷史演變天災之故損毀亦有也。中斷名人委曲,秘藏亦有也。吾今受命重新闡釋藥經乃當務之急。
經者:置於萬世不易之藥理也。開經方論藥性有分君臣之別,配合四季,論風寒濕熱而謹慎下藥。論病症之重輕、觀五官、含脈診斷五臟之氣運行之狀態,不可疏忽。人之病患多數由感冒而起,不小心不加提防大意誤身,感又重感,致使病症更加嚴重,引起六腑受傷筋酸骨麻,庶民不深究且胡亂服藥,服不對症之藥以致後果嚴重,花費很大金錢,有時能復元有時敗也。最好感冒症不可看輕,又不注意者冒險之行為也。
視頻
參考文獻
- ↑ 原創 TA說. 神農嘗百草始有中藥,那麼後來一些入藥的糞便是誰嘗出來的呢?. 2018-06-13 09:46:47.
- ↑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