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祖父的花園(王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祖父的花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祖父的花園》中國當代作家寇玉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祖父的花園

每每憶起祖父,總是不可避免地想到祖父的花園,總是隱隱覺得那小小的花園對祖父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方天地。那些花園裡的花,花園外的樹,花園邊的人和事,都歷歷在目般清晰,最不能忘記的是在花園旁和祖父一起歡度的那些時光。那些難忘的時光自然是愉悅的,散發着濃濃的祖孫情,可是你告訴我,為何我心底隱藏着淡淡的憂傷呢!並且不止於心底的憂傷,幾乎忍不住要眼眶濕潤了。隨着年齡漸長,愈發懷舊,眼窩兒也變淺了麼?

祖父離開我們已十年有餘了,時光的流逝並未沖淡祖父的音容笑貌。面對家中的小孩子,祖父是和藹可親的,我不曾見過祖父發脾氣。祖父每天都幫祖母燒火做飯,打掃院子,當然,他最喜愛的是他的花園。之所以稱之為祖父的花園,是因為祖母參與打理花園的時間極少,但祖母是花園的支持者、欣賞者和讚美者。

祖父家的院子是深長的,最裡面是坐北朝南的三間堂屋,東面是兩間廂房加上兩間住人的東屋,而西屋則僅有廚房,故而廚房的南面就是花園,廚房的南牆和西面的院牆正好作為花園的兩面圍擋,其餘部分是用青紅兩色的磚砌成的花牆,俗稱洞牆。花牆不高,僅僅起到一點「避外」的作用,防止家養的雞鴨鵝來探訪,「隱內」的作用肯定不是祖父想要的,他特意種了不少高大的花,花株一般是高過花牆的,盛開的五顏六色的花朵高高的一覽無餘,而綠色的莖葉透過花牆的縫隙,當早晨的陽光照耀下來,與牆邊花樹的影子重合在一起,那流動的、跳躍的光和影,成為院子裡的雅致風景。祖父通常是早上澆花的,晨曦中一邊呼吸着清新的空氣,一邊欣賞着點綴於綠葉叢中的鮮花,真是別有一番情趣。一天的美好生活,就從這裡悄然開啟。

花園裡並沒有什麼名貴的花木,都是平日裡常見的。最北面靠近廚房的南牆處,是特意給我們小孩子種的山藥豆,山藥藤蔓爬上了牆,碧綠的葉子連成了片,祖母會把山藥豆和地瓜胡蘿蔔一起蒸好了給我們吃,祖父說山藥豆的營養價值高着呢。山藥藤蔓的南面是美人蕉和東洋菊,美人蕉有芭蕉似的大葉子,花朵是黃色的,花色艷麗;東洋菊也是長的有一人高,開着濃郁的紅花和紫花。在當年幼小的我眼中,東洋菊花朵的形狀很像向日葵,大大的花朵熱烈綻放,讓人看了忍不住心生歡喜。對了,花園裡有時也會種幾株向日葵。按照花株的高矮依次往前,花園中心位置是一大片的步登高,開紅色、黃色和白色的花,紅和黃還有不同深淺的,記得花期也很長。與步登高做伴的是被叫做夜來香的花,我現在才知道確切地說應該是紫茉莉,花朵是五角星狀的,有紫色的、黃色的,在傍晚至清晨悄悄開放,陽光照耀下則害羞地合攏了。小孩子最喜歡的是收集紫茉莉的種子,把一個個黑色的小球攢起來,裝在小瓶子裡,分享給小夥伴兒,來年春天種下。我們還會用紫茉莉的花瓣去給書本上的圖畫染色,當年上學的課本和買的連環畫有的是黑白的。

西面圍牆上爬滿了成片的牽牛花,綠色枝頭開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來,誠如林逋山《牽牛花》中的詩句所云:「圓似流泉碧剪紗,牆頭藤蔓自交加。」牽牛花的花朵以紫紅色居多,也有少數的藍紫色和粉白色,開得熱熱鬧鬧的花朵不僅點綴着自己的枝葉,和北面相鄰的山藥豆的藤蔓也相互映襯,碧綠的底色上鮮艷點點,遠遠望去,真是一幅美麗的立體畫卷。圍牆並不高,沒有被牽牛花占領的圍牆上面,則擺了不同的小花盆,花盆裡種着太陽花、鳳仙花和薄荷。太陽花和薄荷都是極有生命力的,薄荷自己就會長滿了花盆,爺爺會帶着我把太陽花「掐枝」,插在新的花盆裡就能成活,給太陽花「掐頭」呢,它會更加茂盛和壯觀。鳳仙花是女孩子喜歡的,盛開的花都被我們摘下來染手指甲了。

特別要提起的是那顆月季花,確切地說已經長成了樹叢的模樣,從花園裡移出來了。每每到了花季,上百朵花競相開放,成為院子裡一道耀眼的風景,村里村外的人路過都忍不住會駐足觀賞。祖父家門前是村裡的主街道,人來人往,祖父家的院子其實是沒有門的,只有象徵性的兩個門柱,院牆也是比較矮的,院內的風景一覽無餘。花園的南面是壓水井和水池,與月季花為伴的還有葡萄樹、石榴樹和蘋果樹,豐收的季節花果飄香,相映成趣,尤其吸引孩童的目光。兒時的我們就盼望着、盼望着,巴不得樹上的果實早點成熟。

果香固然誘人,但於我而言,更津津有味的是和祖父在花園旁共渡的時光。祖父愛聽新聞和評書,一台收音機常伴左右,無論是澆花修剪花枝、打掃院子還是在水井旁洗衣洗菜,耳朵也是不得閒的。記得當初聽過的評書有《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三俠五義》《紅岩魂》《林海雪原》等,祖父每次還會特意和我講起故事中的某個英雄人物,祖孫倆聊天的內容充滿了俠義色彩。記得有一年,我脖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很長時間敷藥吃藥都無法消除,最後需要切除,醫生考慮到脖子處血管神經分布較多,選擇不打麻藥,祖父給我講關公刮骨療傷等很多例子鼓勵我,手術和後續每次換藥時那種鑽心的疼痛,小小年齡的我竟然都忍受下來了,或許是祖父每次陪伴我去看醫生的緣故,也或許是祖父講的故事起了作用

還有一件發生在花園旁的事情,是祖父對我的教導。當時村里並非家家有壓水井,鄰里之間會就近選擇去打水。一個我稱呼他為五叔的同姓叔叔,因為家境窮,只能娶了一個智力有點低下的五嬸兒,雖然她家離我祖父家並不算近,但五嬸兒總是捨近求遠,挑着扁擔來祖父家打水。那個五嬸兒說話含糊不清,頭髮和穿着邋遢,有時候感覺臉都沒有洗乾淨。開始我看到她和村里別的孩子一樣躲得遠遠的,祖父卻特意叫我上前幫五嬸兒壓水。五嬸兒離開後,祖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咱們不能看不起你五嬸兒這樣的人,相反要尊重她、幫助她。不管別人怎麼做,咱們都按照對的做。你看,她還想和你說話呢!」雖然幼小的我內心不大情願,但從此還是學着祖父祖母的做法,友好對待那個五嬸兒,力所能及幫她打水,拿好吃的東西給她,有幾次我還幫她壓水讓她在水龍頭下洗了臉。慢慢地,五嬸兒每次見到我就會叫我的名字,沖我笑。她內心也是非常明白誰對她的好呢。

祖父解放前曾秘密為黨做地下組織工作,解放後曾任鄉長、書記,返鄉後也同時擔任五個村的黨支部書記。祖父的生平事跡我小時候並不知曉,但在我的記憶里,祖父在村里是很有威望的,逢年過節來看望祖父的亦多是有一定職務的親友。祖父面對所有親友都是一樣的態度,不偏不倚,不卑不亢。有時候,虛榮心作怪的我都覺得祖父家的家居陳設過於簡陋了呢,祖父竟然還興致勃勃地讓我給客人拼魔方表演。相比較對於富貴親友的平和態度,我感覺祖父還不如對待村里人更熱情呢。特別是有人來請教養花的事宜,祖父不僅傾囊相授,還大方贈送花的種子,需要剪枝和挖出根莖的也毫不吝嗇。

我只是聽說但未曾見過祖父工作時的勇敢與魄力,在我眼中,祖父就是那個溫柔對待花草的和藹可親的老人。所以每次憶起祖父,總是不可避免地想到祖父的花園。有時候,我總在想:那小小的花園是不是和祖父年輕時工作的戰場一樣,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方天地呢?祖父面對花園裡的繽紛多姿,是否會懷念他曾經奮鬥過的精彩歲月?

無論如何,祖父就是花園旁那個溫柔平和的祖父,而祖父的花園,則是他自己唯一明示的驕傲,其他過往,祖父選擇了深藏於心,平靜以待。[1]

作者簡介

王春燕,筆名王肖,山東人,熱愛文學,喜歡徜徉於文字的世界,偶有詩歌、散文作品發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