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碧空一柱中江塔(趙家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碧空一柱中江塔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碧空一柱中江塔》中國當代作家趙家財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碧空一柱中江塔

晨風徐徐,陽初照。利用難得的周末,我身隨情至地沿着蜿蜒曲折的石徑,漫步在心儀的濱江公園裡。放眼晴空,一覽藍天白雲;徜徉江畔,但見水天相接。不知不覺間,我竟走到了具有蕪湖標誌性古建築——中江塔的身邊。站在塔下,翹首仰望,老師講授和長輩口傳的關於中江塔的「前世今生」,便一一浮現腦際。

中江塔位於蕪湖市青弋江與長江匯合處東側水岸,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未竣工,至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續建落成,先後跨越明、清兩代,歷時53年。塔為五層八角風水塔,每邊長4.1米,塔高43.7米;每層四窗,錯置相間,每窗左右各設一燈龕。塔內結構一至二層為壁內折上式,石梯盤繞;三至五層為空筒式,木梯依壁可上。細看門窗塔壁,一幅幅磚雕木雕,件件精美生動傳神,盡顯徽派風韻。民間有一[[[傳說]],中江塔原計劃建七層,年關將至時只建成五層,因為急着回家過年,結了工錢的工匠們便將一口燒飯的大鍋往塔頂上一扣,捲起鋪蓋連夜打道回府了。所以,中江塔只有五層。此塔之所以被稱作「中江塔」的原因是,古時候人們把長江從九江至京口(鎮江)一段稱為中江,而蕪湖適得其處,故有中江之名;又說古有中江,東通太湖,西流長江,蕪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稱蕪湖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中江塔建成後,得到文人雅士和蕪湖百姓的普遍稱讚,並以「雙江塔影」之名被評為蕪湖古十景之一。而將中江塔直接入詩頌之者是清代詩人張明象。其題為《喜中江塔落成》詩共有兩首。其一:

江上芙蓉聳碧空,當天影掠水晶宮。

龍雷不動千秋古,金石常標一柱雄。

勢合晴嵐迴地輔,光勝寶物見神功。

帆檣客過從今望,共識題名上國同。

該詩寫出了中江塔的高聳秀美、塔影入江及江上風光,成為存世不多的直接以中江塔為題的名篇佳作。

中江塔雖不算高,但「半依鬧市半偎江」,地域位置卻十分顯要。其雄視雙江,居入江通衢。東吳孫權於公元223年將蕪湖縣治遷到城東雞毛山一帶,在青弋江口建房點燈守夜,行接待官員客商、營救遇難漁民、指引夜航燈塔之職。公元1100年,宋代在今塔的北側修建了「接官亭」。明萬曆年間,佛教興盛,民間集資修建中江塔和寺碼頭,重修「接官亭」。1912年10月30日,孫中山先生來蕪湖時曾到此小歇。1988年蕪湖市人民政府對中江塔進行了搶救性維修,使之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2001年地方政府再次對中江塔進行亮化美化,從塔基座到塔頂和八角塔檐,全部裝了電燈,每當夜幕降臨,古塔通體燈光閃耀,引人注目。只是不知從何時起、也不知何故,中江塔被禁止登臨,難免讓慕名而來的遊客心生一絲遺憾。

想起昔日長輩們眉飛色舞的講述,我深深感受到眼前的中江塔分明就是青弋江文化的縮影,一股沁人心脾的古風皖韻撲面而來。青弋江發源於皖南山區,明清年間,徽商除了從新安江流域到浙江經商以外,另一支就是經水陽江、青弋江進入長江。塔下沿着青弋江北岸的十里長街,逐漸發展成為徽商物產的集散地。青弋江上商船來來往往,兩江交匯的江口寺碼頭裝貨卸貨,一派繁忙景象。

如今,以塔為中心而建成的中江塔公園已成為蕪湖著名景點濱江公園內的一大亮點。園內有棧橋流水、亭台雕塑。塔的旁邊,青弋江入口處,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的臨江橋緊伴而建,將青弋江南北兩岸連為一體。每次我到中江塔公園遊玩時,總要情不自禁地或登上臨江橋,細細觀賞着中江塔頗具陽剛之氣的外形構造,回味着口口相傳的美好傳說,心中充滿對古代工匠聰明智慧的讚嘆;或佇立在中江塔下,仰望着這座與中江塔相依相偎、陰柔秀美的臨江橋,橋上一座極具現代氣息的魚形觀光雕塑——臨江塔直插蒼穹,實現了歷史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於是,一首題為《塔與橋的相逢》的小詩如同山間溪流從心底流出:「在一條千年長河的入江口/不知是鎮妖還是導航/你——中江塔/一守就是五百年的風雨春秋/在等待那一刻的邂逅。直到有一天/她——臨江橋/如仙女般飄然而至/將綽約的身姿依偎在你的身旁/莫非,這就是前世有約的相逢?古樸與現代、厚重與奔放/還有那深情的會心一笑/從此,在青弋江畔和江城人心底/多了一段傳說,一幅美麗的畫圖。」

每逢暖花開和初夏季節,我時常看到大人帶着孩子、年輕人挽着情侶、老年人相互攙扶,站在中江塔旁觀看晨曦夕照。但見塔影幽長,朝映浩浩長江,夕移清清弋水。尤其是入夜時分,柔風拂面、姣月升空、塔形巍峨,伴之濤聲鈴響,令人陶醉悠然。隨着月上中天,父母帶着疲憊的孩子乘興歸巢;情侶心有不甘地依依惜別;相濡以沫的老人辭月而返。而我每次夜闌人靜佇立在你的身旁,便仿佛聽到你低吟淺唱着鳩茲之鄉日新月異的變遷。

中江塔,你給江城留下了一首凝重的詩,我為江城有你而自豪;中江塔,你那充滿徽風皖韻的溫馨傳說,永遠深藏在一代又一代江城兒女的心底。[1]

作者簡介

趙家財,男,徽蕪湖人,市直機關退休幹部,長期從事司法、政法工作,每每於工作之餘,借文字托物言志、以抒情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