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確山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確山縣位於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兩山余脈,東眺黃淮平原,位於鄭州與武漢之間,歷史上被譽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

確山縣隸屬駐馬店市,以縣城東南六里的確山為名。截至2010年,確山縣轄10個鎮、2個鄉。

確山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縣內有以機械、化工、採礦等為主的工業生產體系;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產基地。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1]

自然環境

確山地處桐柏、伏牛山系向黃淮平原過渡地帶,也是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豐富獨特,氣候溫潤,四季分明 ,光明充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5.1°C,年降水量971毫米,無霜期248天。境內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區重巒疊嶂,東部平原一望無際,山間盆地及淺山丘陵廣布其間,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山區縣。

自然資源

境內有淮河、臻頭河等大小河流14條,大中小型水庫52座,坑塘堰壩星羅棋布,全縣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資源總量8.987億立方米。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金屬和非金屬礦藏已探明的有40多種,其中花崗岩(4.62億立方米)、大理石(52萬立方米)、石灰岩、螢石的儲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礦藏儲量達109億噸,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產基地。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53157人,其中:盤龍鎮 39945人、竹溝鎮 24542人、任店鎮 43886人、新安店鎮 23161人、留莊鎮 47529人、劉店鎮 47776人、蟻蜂鎮 19190人、三里河鄉 50337人、朱古洞鄉25633人、胡廟鄉36839人、石滾河鄉18661人、瓦崗鄉23254人、李新店鄉22304人、雙河鄉27248人、楊店鄉19078人、順山店鄉 23486人、普會寺鄉 23893人、古城鄉36395人。

交通

確山位於中原,交通便利。境內公路有:國道G107, 國家高等級公路京港澳高速,南陽--新蔡高速;鐵路有:京廣鐵路,京廣鐵路客運專線。

確山境內李新店機場,國家十二五規劃,將李新店機場改擴建為李新店軍民兩用機場。

經濟概述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GDP)完成67.6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2581萬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18985萬元,同比增長13.6%;第三產業增加值174058萬元,同比增長15.7%。三次產業結構為27:47.2:25.8。人均生產總值13142元。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突破140億元,達到149.5億元,增長8.4%,增速高於全省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40億元,達到144億元,增長20%,增速高於全市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2.2萬元,達到22400元,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36元,增長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6億元,增長12.2%。

農業發展

2009年,全縣林業用地96萬畝,林木蓄積量13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9%;現有以板栗為主的經濟林面積近30萬畝,其中板栗面積17.5萬畝,1993年被林業部定為優質板栗示範縣;肉類總產量6萬噸,禽蛋產量13萬噸,是全國秸稈養牛示範縣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4%。

2009年,全年發展優質糧油作物6﹒33萬公頃,占播種面積的57%,其中優質專用小麥3萬公頃、優質玉米2萬公頃、優質花生6600多公頃、無公害瓜果蔬菜3300多公頃、優質水稻2000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70784噸,比上年增長67.5%,其中夏糧總產21.45萬噸,增長35.9%。油料總產量61826噸,增長90%。農業總產值190733萬元。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088公頃。山區滅荒補植和平原林網綠化步伐加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2.9%,中幼林撫育面積23460公頃。畜牧業生產持續增長。全年肉類總產量63205噸,增長4.9%;禽蛋產量11886噸,增長7.9%。水產品年產量3250噸,增長37.7%。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9.5萬千瓦,增長1.7%;全年農村用電量3386萬千瓦時,增長6.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28萬公頃,增長4.9%。

工業發展

2009年,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51797萬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縣屬工業總產值433289萬元,增長17%。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32090萬元,增長10.6%。其中,限額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21002萬元,增長31.9%;個體工業總產值完成173344萬元,增長10.3%。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93199萬元,增長47.6%,其中縣屬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4902萬元,增長73.8%。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782萬元,增長24.5%。

財政金融

2009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7534萬元,增長2%;財政支出26033萬元,增長25.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716萬元,增長16.1%;一般預算支出25782萬元,增長24.7%。金融運行形勢平穩。年末各項存款餘額212916萬元,比年初增加34103萬元,增長19.1%;各項貸款餘額103919萬元,比年初增加2098萬元,增長2.1%。從2008年到2012年全年全社會消費總額均在15億以上,且2012更是達34.67億元,而且近幾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均超過16%。

社會事業

2006年,全縣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文化事業持續發展。通過了全國文化先進縣複查驗收。竹溝、留莊、劉店、李新店4個鄉(鎮)實現首批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留莊、普會寺2個鄉(鎮)被命名為河南省文化先進鄉鎮。「確山鐵花」獲河南省民間藝術金獎,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項目。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864元,增長8.2%;農民人均純收入2066元,增長26.4%。年末全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16674人,新增501人;參加醫療保險職工21483人,增加2883人;參加大病醫療統籌職工21483人,增加3283人。

旅遊景區

薄山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城南18公里處,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107國道貫通南北,景區面積240平方公里,森林履蓋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薄山湖景區內植物有1400多種,其中馬尾松、杜鵲、楓香、珂楠為我國北緣分布樹種;大葉朴、野皂夾為我國南緣分布樹種;野大豆、杜仲、絨毛皂莢、香果樹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薄山蘭花品質優異、種類繁多,是我國北方著名的蘭花品種資源庫。景區動物近百種:鳥類就有白天鵝、鴛鴦、錦雞等珍稀種類十多種;魚類有三十多種,以松針魚為特色。

北泉寺位於河南駐馬店市西南5公里處,舊名叫天宮,後改樹佛寺,到唐朝時改名資福禪寺,宋代又改為壽禪院。

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位於河南省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延安街,占地5200平方米,籌建於1956年,1958年開館,由周恩來題寫館名。館內有舊址房屋66間,竹溝革命史陳列大廳1座,收藏文物定級文物231件,其他實物、文獻、圖片等近千件。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被河南省委、省文物局等部門聯合命名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3月,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公布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和故居位於今驛城區古城鄉李灣村,江澤民同志為紀念館題寫館名。館內陳列了上千件文物、文獻和圖片。1995年12月13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新落成的紀念館舉行楊靖宇將軍誕辰90周年紀念大會;2005年2月17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改擴建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隆重舉行楊靖宇將軍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紀念館現已被省政府定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民情民俗

確山鐵花

起源於北宋,鼎盛於明、清,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最早的確山打鐵花活動,充滿道教的色彩和行業的特徵。「打鐵花」的最初目的一是為了展示本行業的氣派,取悅於群眾,擴大影響,等於做一次廣 告。二是討個吉利,利用「花」與「發」的諧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發」之意,象徵着事業發達興旺。

確山方言

確山處在北方方言區內。由於交通便利,群眾之間交際頻繁,其方言與周圍各縣差異不太大。主要特點是四個聲調,沒有入聲,有20個聲母,41個韻母,聲母中沒有舌尖後聲母。但是,這些聲母僅在語流中時而出現,規律性不強,主要表現在兒化時,聲母往往變成舌尖後音。

名優特產

涼粉:一種用碗豆粉或紅薯粉攪拌而成的小吃。涼粉作為一種地方特色小吃在確山延續了上千年。 確山板栗:板栗是營養佳品,營養成份全面,易被人體吸收,也是很好的中藥材。太和生態農林科技園區位處確山優質板栗生產區,園區現已發展板栗1000畝,種植板栗40000多株。

薄山湖松針野生魚是野生於國家級森林公園薄山湖,以針葉林、松柏、野菊花等環湖群山植被的腐殖質為食物,在沒有任何工農業污染的獨特環境中生長的大頭花鰱魚。

「留莊」大米:留莊鎮位於縣城的東南,全鎮種植水稻面積達15000 余畝,水稻種植最集中的有5個村, 其中汪莊村有水稻3000 畝。水稻平均畝產1000 斤,出米率約 70% 。大米的市場另售價可達每公斤 2.90 元。

瓦崗紅薯是確山縣瓦崗鄉人民政府,於 2004年8月申請註冊的商品普通商標。該鄉處於縣西部山區,土壤適宜種植紅薯。

「大樂山」種子是確山縣大樂山種業有限公司於 1997 年註冊的普通商品商標。該公司位於確山西北部的大樂山下,有 2000 畝的良種基地,主要產品有蘿蔔、白菜、小雜糧等優良品種,其產品主要銷往豫西、湖北、安徽等省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