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硬尾鴨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硬尾鴨,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硬尾鴨族(Oxyurini)的幾種小型鳥類。

翼短,尾羽長而尖。全球性易危(Collaretal.,1994)。北美洲的棕硬尾鴨(Oxyura jamaicensis)是常見的典型硬尾鴨。

特別稀少,現狀不明。在新疆西部的準噶爾盆地及天山地區有過繁殖記錄。

近年零星個體曾見於內蒙古西部的鄂爾多斯,在湖北洪湖有過越冬記錄。國外分布地中海和西亞。

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生效年代:1997年

IUCN瀕危等級:易危生效年代:1996年

IUCN瀕危等級:ENA1acde生效年代: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未列入生效年代: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稀有生效年代:1996年

被列入世界及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名錄,屬全球性瀕危動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硬尾鴨 外文名稱 White-headedDuck
拉丁學名: Oxyuraleucocephala 物種命名人 Scopoli 命名時間 1769年

分類地位

動物界Fauna→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鳥綱Aves→今鳥亞綱Neornithes→突胸總目Carinatae→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硬尾鴨Oxyuraleucocephala


形態特徵

極易識別的矮胖型(46厘米)褐色鴨。尾硬而上翹或貼於水面。

頭黑白兩色。雄鳥頭白,頂及領黑,繁殖期嘴藍色。雌鳥及雛鳥頭部深灰。偶有第一春的雄鳥頭全黑,嘴基明顯膨大。

虹膜-近黃;嘴-雄鳥藍色,雌鳥灰色;腳-近灰色。叫聲:常無叫聲。

雄鳥游聚一起豎起尾和頸作求偶炫耀時,咯咯低鳴並作管笛聲。雌鳥作低沉粗啞叫聲。

分布情況

國內分布:

主要分布省份:新疆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洪河

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阿拉套山 白洋淀 準噶爾西部山地 北部天山山地 東疆戈壁丘陵

種群現狀

國際組織最新統計,頭硬尾鴨全球數量為8000~13000隻,在新疆西部的准噶爾盆地及天山地區有過繁殖記錄。

生活習性

多棲於淡水湖泊。

保護措施

目前以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瀕危鳥類紅皮書,我國1988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還未能將其列入。[1]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

簡介

大多數種類於繁殖期雄鴨有鮮艷的淡紅色羽毛和鮮藍色的喙,在非繁殖期的體羽則為黃褐色。雌鴨的羽色單調,個體較小,有1或2條貫臉紋。

尾鴨用其特化的尾羽在水下把握方向以尋覓食物。很少上陸活動。與大多數水禽一樣,在水面上睡覺。

雄鴨食道可膨大,頸內可能有氣囊,在吵鬧而精緻的求偶表演時便膨脹起來(有些種類用嘴敲打它)。常在沼澤地建造由蘆葦構成的堅實的巢。

窩產4∼5枚表面粗糙的卵,在水禽中,其卵形相對最大。雄鴨協助育雛,這是鴨類中罕見的特性。

大多數硬尾鴨生活於南半球的溫暖地區,多生活淡水中。

見於地中海至突厥斯坦的白頭硬尾鴨(O. leucocephala)是歐洲僅有的一種硬尾鴨;雄鴨褐色,臉全白,藍色嘴的基部有瘤狀突。

東非的非洲硬尾鴨(O. maccoa)和澳洲的藍嘴鴨(O. australis)有淡紅色羽毛和黑色的頭。

熱帶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花臉硬尾鴨(O. dominica)的雄鴨有白色的腹和淡紅色的上體,臉黑色。還有澳大利亞南部和塔斯馬尼亞的麝鴨(Biziura lobata)和南美洲南部寄生性的黑頭鴨(Heteronetta atricapilla)。

視頻---「丑鴨」洗澡(白頭硬尾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