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硝酸纖維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硝酸纖維素
圖片來自優酷

硝酸纖維素又稱纖維素硝酸酯,簡稱NC,俗稱硝化纖維素,為纖維素與硝酸酯化反應的產物。以棉纖維為原料的硝酸纖維素稱為硝化棉。硝酸纖維素是一種白色纖維狀聚合物,耐水、耐稀酸、耐弱鹼和各種油類。聚合度不同,其強度亦不同,但都是熱塑性物質。在陽光下易變色,且極易燃燒。在生產加工、包裝、貯運和銷售、使用中都要注意安全。

簡介

法國化學家別涅迪克做實驗時,有個燒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時找不到答案,就將燒瓶上標籤,註明問題,保存起來。一天,他偶然看到報道說,有兩輛客車相撞司機和乘客都被擋風玻璃碎片劃傷。他立刻聯想到那個燒瓶,經過化驗,發現燒瓶曾盛過硝酸纖維素溶液,這種溶液蒸發後留下一層無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護作用。由此發明了玻璃纖維。根據纖維素的結構,每個環最多只能引入三個硝酸酯基團。硝酸酯基團引入的多少決定了硝酸纖維素的性質和用途。其表徵方法通常是用含氮量和代表聚合度的粘度。含氮量13%以上的稱為強棉,可用於製造火藥;含氮量12.6%的稱為膠棉,用於製造爆膠(即硝酸纖維素溶解於硝化甘油中而形成的膠體)和代那邁特(見工業炸藥);含氮量為8%~12%稱為弱棉,可用於製造電影膠片(見支持體)、賽璐珞和硝基清漆等。中國是採用每克硝酸纖維素完全分解所釋放的氧化氮氣體毫升數進行分類的。 [1]

評價

1832年由法國人H.布拉孔諾用濃硝酸與木材棉花相作用而製得。1846年C.F.舍恩拜因使用硝-硫混酸制出了硝酸纖維素,並對其性能進行了研究。發現它的威力比黑火藥大2~3倍,可以用於軍事。當時只用作炸藥,由於它燃燒太快,安定性問題又未解決,爆炸事故頻繁。硝化棉的外觀與棉花相似,保持有明顯的纖維結構。後來採用造紙工業用的細斷機將其切碎,經乾燥後即得白色粉末狀的硝化棉,當時仍只能作為爆破用藥。1869年,J.W.海厄特用一定聚合度的硝酸纖維素加入樟腦酒精,製成了賽璐珞。1873年,諾貝爾在一次實驗時割破了手,他隨手拿起含氮量比較低的硝酸纖維素敷住了傷口,一個大膽的念頭冒出:用硝化甘油與之混合。他立刻動手,把一份火棉溶於九份硝化甘油中。通過這次實驗,他得到了一種爆炸力很強的膠狀物—炸膠。1884年法國化學家P.維埃耶用醇-醚溶劑處理硝酸纖維素並碾壓成型,製得能緩慢燃燒的單基火藥(見發射藥)。從此,硝酸纖維素即成為生產各種火藥的主要原料,得到大量的生產和應用。未經溶劑塑化成型的硝酸纖維素是屬於猛炸藥的範疇,不能作為火藥應用,因此,它是具有猛炸藥的爆炸變化特徵的。但由於原料來源和經濟上的原因等,幾乎不用硝酸纖維素作為爆炸用藥,而主要用於製造火藥。

視頻

奇幻科學城:濃硝酸跟纖維素會產生化學反應,聽老師給你細講解

好看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