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碭山酥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碭山酥梨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碭山酥梨是安徽省碭山縣特產,是中國傳統三大名梨之首,以果肉潔白如玉,酥脆爽口,濃甜如蜜,更兼皮薄多汁,彈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無渣等特點而馳名中外;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硒元素以及多種礦物質,營養價值高,被形象的稱為「果中甘露子,藥中聖醍醐」。碭山酥梨味甘,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喉化痰等功能。碭山酥梨有千年歷史,明萬曆、清乾隆時即為皇室貢品。主要品種有金蓋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其中以金蓋酥品種質量最佳。

宿州市10道市級招牌菜之一的碭山酥梨盞就是以碭山酥梨為原料,主要製作方法如下:將酥梨去皮(皮保留),用勺挖空酥梨內心,形成「盞杯」;將野米、藜麥等放入梨盞內,鍋中加入山泉水,放入酥梨和果皮,再加入老冰糖、枸杞等炆火慢燉;待酥梨熬至表層金黃軟糯,形體變小,湯汁濃稠即可出鍋。

碭山酥梨連年榮獲國家農業博覽會金獎,1993年獲泰國國際博覽會「龍馬金獎」,1995年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鑑定,獲綠色食品標誌。2003年4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碭山酥梨」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15年,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為「中國馳名商標」;2017年,獲國家農產品

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榮獲「2017年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基本內容

中文名:碭山酥梨

品質特點:酥脆爽口、濃甜如蜜、皮薄多汁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3年第33號

產地名稱:安徽省碭山縣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時間:2003年04月11日

發展歷程

碭山酥梨,安徽省碭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碭山是歷史古邑,碭山酥梨亦有2500年的栽培史。

明萬曆修編的《徐州府志》已有「碭山產梨」的記載。可見四百年前碭山酥梨已形成規模。

明清時期,碭山酥梨漸規模,明萬曆、清乾隆時安徽碭山梨被列為貢品。

碭山酥梨大面積的發展在解放以後,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水果面積猛增,占全縣耕地面積的77%。其中酥梨面積50萬畝,連片面積之大堪稱世界之最。

品質特性

碭山酥梨以果大核小、黃亮型美、皮薄多汁、酥脆甘甜而馳名中外。碭山酥梨屬白梨品系,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雜交品種,9月上中旬成熟。果實近圓柱形,頂部平截稍寬,平均單果重250克,大者可達1000克以上。果肉潔白如玉,酥脆爽口,濃甜如蜜,更兼皮薄多汁,彈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無渣等特點。自古盛傳:「碭山梨,皮兒薄,落到地上找不着」。

碭山酥梨果皮為綠黃色,貯後為黃色;果點小而密;果心小,果肉白色,中粗,酥脆,汁多,味濃甜,有石細胞;可溶性固形物11%—14%,可溶性糖7.35%,可滴定酸0.10%,維生素C2.21毫克/百克。樹勢強,萌芽率為82%,一般剪口下多抽生2個長枝。定植後3—4年開始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腋花芽結果能力強。短果枝占65%,腋花芽20%,中果枝7%,長果枝8%,豐產性好,管理好豐產、穩產。適應性極廣,對土壤氣候條件要求不嚴,耐瘠薄,抗寒力及抗病力中等。果實發育天數135天,營養生育天數為207天。

營養價值

其梨果營養豐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含糖量平均在13%左右。常食之,對消費者身心健康很有裨益。碭山酥梨生、熟食俱佳,老少皆宜。碭山酥梨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必須的糖、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

藥用價值

碭山酥梨也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梨品甚多,俱為上品,可以治病。」並明確指出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醉酒。」現代中醫臨床經驗認為「梨生食清六腑之熱,熟食滋五臟之陰。」被歷代中醫稱之為「果中甘露子,藥中聖醍醐」。

品種

碭山酥梨的主要品種有:金蓋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當家品種。其中以金蓋酥品種質量最佳。

產地環境

安徽省碭山縣地處黃泛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疏鬆深厚,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日照充足,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享譽全國的特色水果——碭山酥梨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生產情況

2010年,碭山縣建成無公害水果生產基地40萬畝,產量8億公斤,綠色食品生產基地4.3萬畝,產量約0.75億公斤。

2014年,碭山縣擁有市級以上酥梨產業化龍頭企業32家,年設計加工能力達120萬噸,加工酥梨60萬噸,營銷收入超45億元,加工產值超35億元;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出口創匯逾8000萬美元。梨花旅遊節、酥梨採摘節兩大節慶活動共接待遊客72.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7億元。[1]

參考文獻

  1. 你還搜好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