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翁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石翁姥》,南宋劉宰的作品。
劉宰,字平國,金壇人。既冠,入鄉校,卓然不苟於去就取捨。紹熙元年舉進士,調江寧尉。江寧巫風為盛,宰下令保伍互相糾察,往往改業為農。歲旱,帥守命振荒邑境,多所全活。有持妖術號「真武法」、「空雲子」、「寶華主」者,皆禁絕之。書其坐右曰:「毋輕出文引,毋輕事棰楚。」緣事出郊,與吏卒同疏食水飲。去官,惟篋藏主簿趙師秀酬倡詩而已。調真州司法。詔仕者非偽學,不讀周惇頤、程頤[1]等書,才得考試,宰喟然曰:「平生所學者何?首可斷,此狀不可得。」卒弗與。
“ |
採石江頭風晝息,掀天雪浪平如席。 沿崖小泊客心寬,攀蘿曾看望夫石。 天涯望斷人不歸,露寒猶想淚沾衣。 爭似石翁攜石姥,年年對峙夾罔道。 人歸人去我何心,雨沐風餐人自老。 比翼鳥,連理枝。 年多物化徒爾為,長生殿裡知不知。 |
” |
— [南宋]劉宰 |
善行義舉
宋寧宗開禧年間(20xx年-20xx年),韓侂胄率兵伐金。儘管後代史家對開禧北伐多有道義上的褒揚,出於對百姓的同情,劉宰卻認為韓侂胄在民用尚不足為繼的情況下輕啟戰端,徒耗民力,因而反對北伐。後來,劉宰曾作《開禧紀事》和《野犬行嘉定己巳作》兩首詩,詩中傳達的儘是他對此時民情疾苦的體恤。錢鍾書先生在《宋詩選讀》中直稱,這兩首詩情之摯朴為當時少有[2]。
北伐失敗後,劉宰因厭倦了官場,便辭官隱居故里。就在劉宰回到家鄉後不久,嘉定二年(20xx年),金壇發生饑荒。劉宰遂在當地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私人粥局,救濟災民。此後,在嘉定十七年(20xx年)和紹定元年(20xx年),劉宰又兩次設立粥局。據史載,其間受其惠者,每日超過萬人。此外,在隱居的三十年裡,劉宰還在家鄉設置義倉,創立義役,鄉人凡有無地可耕、無處可居者,劉宰皆傾力相助並視之為己任。
嘉熙三年(1239年),劉宰去世。在出殯時,當地百姓「罷市走送」,人群綿延數十里,「人人如哭其私親」。朝廷為獎其善義,諡號「文清」。
視頻
石翁姥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北宋五子」有一對是兄弟,「洛學」的代表人物程顥、程頤,趣歷史,2020-06-16
- ↑ 錢鍾書講宋詩(四十九) ,搜狐,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