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泉老街印象(周傳利)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泉老街印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石泉老街印象》中國當代作家周傳利的散文。

作品欣賞

石泉老街印象

石泉老街,始建於明清年代。位於秦巴山間的一座古城,八角的城門樓,石板鋪設的街道,青磚、灰瓦、馬頭陳牆。千年的人文故事,流淌在青石板上,城門裡,禹王宮,江西會館,天主堂以及老屋木板房,被一個石門,關了很久。

對於石泉老街,我的印象,感覺是那一縷寂寞的光,咬疼斑駁的牆角,等待暮色偷偷走過……那窄窄的街道,夕陽紅了九月重陽,除了吆喝,還有擠岀店面的熙攘。街道兩邊,站立的馬頭牆成熟着豪放,噴發石泉人的骨氣,一幢幢古宅,四周花開各色肅穆。明清的鋪子裡,有人賣弄風情,買與賣,都是懷舊的人,只是,想不起自己的身世。石頭,是記憶力最強的事物,它把摩肩接踵的腳步聲,還原出來,讓石泉老街,從故事裡復活。

夜幕下的石泉老街,有幾處茶館,在站立的馬頭牆下,月光亮着日子,木板屋檐的霓虹溫如暖陽,從雲端傳來的夜色流淌在門外,茶館裡,書柜上的人生,彈奏着貝多芬的鋼琴曲。街面上,一排排紅燈籠,伸出夜的天窗,故事,寓言縱橫交錯,時而,有人從茶桌上拾取一首清詞,放在一杯鐵拐李茶,追着裊裊而起的茶香,伴着石上清泉的神韻,陶醉在漢江的碧波中。點滴秋雨,訴說流年的神話,童年的往事,將回憶這根秤桿一次又一次折傷。一縷縷秋風穿過紅塵俗世,充斥着滿目色彩,晃動出五花八門的水意江南。

如今,我走進石泉老街,眼目中的青瓦頂,木結構的老房屋,散發着近代史留下的燦爛文化。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一點念想。那些行走在老街上的人們,隱沒在夕陽里的半張臉,已辯不清來時方向,風起時 ,捂着一隻耳朵聆聽。滄桑的背影,被折射的夕陽拉得老長,直到遠方……

石泉老街,它陪着我成長,陪着我走過歲月的點點滴滴。我記憶中的老街,門縫裡凝視時光,透過那扇窗,斑駁的回憶再現石泉古城舊貌。那一條青石板的街道路向前延伸,銘刻着歷史記憶。如今,老街依然和解的,是兒時的記憶,被編作而不褪色的故事,糾纏成繭。

每當我然想起石泉老街的時候,總是要到老街走走,那斑駁的石板路上,鋪就着陽光絲綢,伴遊子滿懷希冀走向遠方。我對石泉老街那長長的巷子,青石板。總是有種時光漫長的年代感,穿越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

正如這老街,斑駁的石板路,撿拾着曾經遺落的記憶碎片,悠長的巷子,總忘不了,兒時那一聲親切的呼喚。那一抹低伏在摩天陰影里的舊時光,唐詩漢瓦堆砌的古街道,被喧囂與繁華吵醒,可惜,爺爺的牙口和耳朵,再也咀嚼不動吆喝,聽不見陝南花鼓與漢調二黃古味腔調。只有像石板路,矮房子,在陽光下沉默,等風遊動,尋找當年起伏的吆喝聲。

如今的石泉老街,歲月在青石板上流淌,木質的門窗在斑駁中訴說過往,陽光折射着時尚,青磚間懸掛的壁畫,殘存着炊煙薰陶的痕跡。牆根開始蛻皮,剝蝕掉一段明清古街歷史,石板路顛簸着童年的記憶。斑駁石級,暗淡了光陰,小販遠去的吆喝聲,訴說,歲月如歌。時而,那一抹漢服、旗袍走秀的身影,透過古灰色斑駁的牆壁,凸顯曾經的精彩,腳步,細數着千年古城人文故事 。 [1]

作者簡介

周傳利,陝西石泉縣人。《我愛你祖國》榮獲全國文學大賽金獎,其他作品散見國內外數百家媒體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