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景山雕塑公園

石景山雕塑公園
圖片來自樂嗨旅遊

石景山雕塑公園是位於中國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南路49號的一座雕塑公園。

目錄

介紹

1984年,北京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個以雕塑為主題的公園——石景山雕塑公園。[1]石景山雕塑公園是由劉秀晨設計,占地面積3.1公頃。雕塑家劉開渠為公園題名「石景山雕塑公園」,畫家劉海粟為公園的「春早院」景區題寫了字幅。北京市30多名雕塑家送來了雕塑作品。該公園建成後,北京市及外地領導紛紛前來參觀,甚至一度成了中共中央黨校京外幹部學習班的觀摩考察點。[2]

雕塑區

水景雕塑區以公園正門處的大漢白玉透雕為起點,分距南北的兩座石橋,將五千平方米的水面分成三部分。置身三面環水、柳蔭如煙的小丘之上,水景盡收眼底。湖的中部是綠頂白沿、弧線流暢的圓形水榭和活動廣場。這座典雅的建築與北岸的山石疊水及向東曼延的幾座山峰形成環抱之勢。湖中,《牧童》悠依牛背,口吹橫笛盡情唱晚;湖畔,一尊漢白玉《浴女》石雕亭亭玉立,以湖水作鏡,梳理着長長秀髮,雕塑的藝術美與環境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詩情畫意,畫意盎然。 林蔭雕塑區以園林的自然景觀——不同的形態的常綠樹為雕塑背景,形成了綠色的植物與雕塑相互映襯的豐富景觀。或配景《臥虎》、《牧羊女》、《晚風》、《蕊》等十幾尊抽象寫意或寫實的雕塑像,或置身草坪之上,或半掩花草之間,或獨處林蔭之下。植物的豐富色彩、美妙的形狀為雕塑的背景,使這些雕塑佳作迸發出更加感人的藝術魅力。 一道大型花架將這一景區與林蔭雕塑區隔開。陽光雕塑區種植了鮮花芳草等低杆植物,使潔白的雕塑展現在陽光下的茵茵芳草與色彩濃厚的花卉之中,彩色燈光噴泉位於正中。在雕塑區的北側安裝了長達50米的大型的以母愛為主題的系列浮雕。

春早院

園中園春早院坐落在公園的東南部,院門匾額上的「春早院」三個大字,為一代書畫大師劉海粟先生86歲高齡時揮毫題下的墨寶。是以賞春為主的文化庭院,院內曲廊相連,把春早堂、漣漪軒、爬廊、樂魚亭聯為一體形成院落。院內因普植以早春開花的名貴花木而得名。院內臘梅紅艷、迎春黃燦、玉蘭皎潔、櫻花怒放、海棠嬌美、桃紅柳綠、融融春光,美不勝收。春早院中還保留一株有八百年樹齡、高四十米的白果枯樹,枝杆強勁、蒼虬挺拔、形狀奇特,天然無雕琢,與小院的盎然春意相映成趣。院中為精巧的建築群,集北雄南秀為一體。小院之內,高廳雙層疊架、明窗如鏡、立柱挺拔,內有五大展室,長年舉辦書畫、攝影、集郵、根雕、盆景等中外各類藝術展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