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屏青綿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屏青綿羊

石屏青綿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石屏青綿羊養殖區屬雲南省高原亞熱帶山地氣候區,由於地處高原,低緯、北回歸線橫穿南部地區,

地勢垂直差異顯著,同時受西南印度洋和東南太平洋及西北大陸乾暖氣流的影響,季風氣候較為典型,

適宜養殖綿陽。石屏青綿羊體格中等,結構勻稱,體質結實,近於長方形。具有行動靈活、善爬

坡攀岩的獨特性能。石屏青綿羊以體軀被毛青色為特徵,被毛覆蓋良好,頸、背、體側被毛以青色為主,

占85%,棕褐色占15%。頭部、腹下、前肢腕關節以下、後肢飛節以下毛短而粗,為黑色刺毛。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石屏青綿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中文名石屏青綿羊產地名稱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品質特點肉色鮮紅,肉質細膩地理標誌國家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公告第1813號批准時間2012年08月03日

產品特點

石屏青綿羊體格中等,結構勻稱,體質結實,近於長方形。具有行動靈活、善爬坡攀岩的獨特性能。

石屏青綿羊以體軀被毛青色為特徵,被毛覆蓋良好,頸、背、體側被毛以青色為主,占85%,棕褐色占15%。

頭部、腹下、前肢腕關節以下、後肢飛節以下毛短而粗,為黑色刺毛。被毛油汗適中,平均毛長7.41厘米,

膚色為白色。頭大小適中,額寬,呈三角形。鼻樑隆起,耳小靈活不下垂,眼小有神;公母羊均無須,

多為無角(占90%),少量有角(占10%)或退化角,角較粗,呈倒八字,灰黑色。頸長短粗細適中,無肉垂、無皺褶。

胸寬深、肋微拱起,背腰平直,尻部稍斜,後軀稍高,腹平不下垂。四肢細長,蹄質堅硬結實,多為黑色,少量灰黑色。

營養價值

石屏青綿羊皮薄,肉色鮮紅,肉質細膩,無膻味,味香可口,營養豐富。其中,

蛋白質含量≥18.5%、粗脂肪含量≤25%、氨基酸總量≥17.5%、水分含量≤78%。

產地環境

石屏青綿羊養殖區土壤類型以水稻土、沖積土、赤紅壤、山地紅壤、砂壤土和羊肝石土為主。地形西北高東南低

中間凹,山脈走向多由西南至東北。東北部是老黑山,南部是大冷山,西北部是坡龍山、尼白木克山,

中部是硯瓦山、筆架山,山川相間,高差較大,群山迭起,山清水秀。山地面積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95%;

平地有石屏縣壩、寶秀壩、壩心壩、龍朋壩等四個較大的壩子,平地面積僅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

境內最高海拔2551.3米,最低海拔259米,石屏青綿羊最適宜在海拔2000米的山區養殖。

水文情況

石屏青綿羊養殖區屬紅河和珠江流域之間的分水嶺地帶,共有河溝35條,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潔,沒有人為和工礦污染。

主河流紅河由西北向東南貫穿縣境,境內有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異龍湖和赤瑞湖兩個天然湖泊,

水面達43.4平方公里,蓄水量1.12億立方米,有水庫、壩塘381個,蓄水量3260立方米。

氣候情況

石屏青綿羊養殖區屬雲南省高原亞熱帶山地氣候區,由於地處高原,低緯、北回歸線橫穿南部地區,

地勢垂直差異顯著,同時受西南印度洋和東南太平洋及西北大陸乾暖氣流的影響,季風氣候較為典型,

具有「四季皆有夏,一雨變成秋」的氣候特點。歷年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3.9℃,年平均氣溫18℃;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9.1℃;≥10℃的有效積溫5950.0℃,無霜期316天;

年日照時數22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2%,有效率達83%;年輻射量135.2千卡/厘米;最高降雨量1200毫米,

最低降雨量800毫米,年均降雨量961.5毫米,其中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1.3%。

歷史淵源

石屏青綿羊約有二百五十多年飼養歷史,由於該羊性情溫馴,該地人稱之為「憨綿羊」。

2006年,雲南省畜禽品種資源調查時,根據產地、外貌特徵命名為石屏青綿羊。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石屏州志(卷三)》毛部記載:「馬、牛、羊……」,推測約有二百五十多年飼養歷史。

據該地彝族老人講,祖祖輩輩就飼養該羊。由於主產區是彝族聚集的高寒山區,交通不便,彝族群眾一般

的婚喪嫁娶及舉行各種重要活動都要宰羊,婦女喜歡用青綿羊皮做墊背、用毛氈子禦寒防雨防潮。

由於受該地彝族群眾的生產、生活、風俗習慣及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

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飼養馴化,形成了體型外貌較為一致的石屏青綿羊地方品種。

1990年,雲南省建立了科學養羊綜示區和商品羊生產基地。

1994年,「雲南肉山羊品種選育」連續三個五年計劃被列入雲南省重點科技攻關計劃。

2009年,石屏青綿羊列入雲南省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2010年,石屏青綿羊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2011年,石屏縣在哨沖鎮水瓜沖村委會拖龍黑村建青綿羊保種場一個。

生產情況

2012年,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石屏青綿羊養殖區域範圍3037平方公里,年存欄50000隻。

2014年,石屏縣保種場青綿羊存欄651隻,全縣青綿羊存欄6685隻。

產品榮譽

2009年,石屏青綿羊種源獲雲南省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

2010年,《石屏青綿羊遺傳資源調查與保護項目》獲紅河州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石屏青綿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石屏青綿羊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境內,涉及異龍鎮、寶秀鎮、壩心鎮、龍朋鎮、哨沖鎮、

龍武鎮、牛街鎮、大橋鄉、新城鄉9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2°08′00″-102°43′00″,北緯23°19′00″-24°06′00″。

產地選擇

石屏青綿羊在石屏縣9個鄉(鎮)均有分布養殖,最適宜在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13.7℃,

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的山區養殖。

品種選育 石屏青綿羊以體軀被毛青色為特徵,是長期自然選擇和飼養馴化形成的肉毛兼用型地方品種。

養殖規程 育種方式:通過採取純種繁育、提純復壯為主,採取非近交的公畜輪迴配種模式;禁止引進其它品種公、母羊,

嚴防群體混雜的保種方法,生產優質純正石屏青綿羊,擴大石屏青綿羊的養殖規模和發展速度。

飼養方式:石屏青綿羊的飼養實行放牧與圈養相結合,充分利用氨化秸稈、青貯飼料,適當補充精料,

一般上午10-11點放牧,下午5-6點收牧,每周餵食鹽1次;種植優質牧草,平衡四季草料。哺乳母羊、羔羊、

病弱羊適當補飼精料、秸稈及少量青草。2月齡內羔羊、病弱羊不隨群放牧,另外補飼護理。

飲水:山泉水、河水或自來水,水質符合NY5027的規定。

疫病防治:在石屏青綿羊飼養過程中,所用投入品(獸藥、生物製品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整個石屏青綿羊養殖

過程中按照「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制定石屏青綿羊免疫程序適時對其開展免疫注射,春秋兩季進行常規驅蟲、藥浴。

加強疫病防控,提高石屏青綿羊的成活率和育成率。[1]

參考資料

  1. 石屏青綿羊,搜狗,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