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佛洞村

中文名稱;石佛洞村

所屬地區;雲南省耿馬縣

面積;32.11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型

石佛洞村是一個典型的佤族村,位於雲南省耿馬縣東南部,四排山鄉西南部,距縣城25公里、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西與四排山鄉芒關村和梁子寨村接壤,北與該鄉芒翁村相連,南與滄源縣勐省鎮隔河相望。全村國土面積32.11平方公里,境內有三分之一土地屬喀斯特地貌,地勢北高南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型,具有雨量豐、氣溫高、日照長、濕度大的特點;下轄6個自然村(永入厙、永目別、永芒弄、永貢雷、永紹、永翁)。石佛洞村被臨滄市委、市政府授予"三村"建設先進集體,永紹自然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

目錄

序言介紹

截至2009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004.00畝(其中:田970.00畝,地7,034.00畝),人均耕地3.94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1,899.00畝,其中經濟林果5,97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4畝,主要種植甘蔗等經濟林果,種植甘蔗面積為5936畝;水面面積240.00畝,其中養殖面積30.00畝;草地748.00畝;荒山荒地37,151.00畝,其他面積12,643.00畝。

石佛洞村現在牲畜有廄,垃圾定點,柴草垛外遷;水泥路旁,華燈明亮,綠樹排成行;農家書屋,文藝宣傳,群眾學習忙。走進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石佛洞村,這個地處耿馬南大門、因毗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佛洞遺址而得名的佤族村寨,近年來通過實施黨建扶貧雙推進工程,「摘了窮帽」,煥發新顏,踏上了小康路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485戶通自來水,有15戶飲用井水,有37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6.7%)。有48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60戶(占農戶總數100%、7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192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177戶(分別占總數的39.6%和36.5%)。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拖拉機31輛,摩托車20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300.00畝,有效灌溉率為76.1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3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畝。[1]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4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24萬元,占總收入的66.7%;畜牧業收入53萬元,占總收入的5.66%(其中,年內出欄肉192頭,肉牛22頭);漁業收入0.4萬元,占總收入的0.04%;林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27萬元,占總收入的2.9%;工資性收入4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36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9.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7人(占勞動力的4.2%),在省內務工10人,到省外務工77人。

人口衛生

截至2009年底,該村有農戶485戶,共有鄉村人口2073人,其中男性1180人,女性893人。其中農業人口2073人,勞動力1383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2060人。

到2009年底,全村沒有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63人,參合率94.6%;享受低保627人;五保戶1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1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6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2個,沒有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及村內的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也沒有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截至2009年底,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9人,在校學生288人,距離四排山鄉中65.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8人,其中小學生288人,中學生1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7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68.00畝。沒有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無收入,有固定資產324.89萬元,年末集體無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公開、政務公開。

基層組織

截至2009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6人,少數民族黨員66人,其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8人。

村委會由支書、副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組成,下設永芒弄、永貢雷、永儒厙等6個村民小組。村內有6個婦女組織,6個治安聯防隊。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5人。

風俗民情

石佛洞村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有着該民族的熱情和豪情奔放,又有傣家姑娘般的柔情。每逢佳節,村民們都準備着特有美食:香甜可口的阿佤水酒和雞肉爛飯喜迎遠方的親友共享佳節。他們勤勞、淳樸,能織出一幅幅做工精細,圖文生動的錦包、衣物等傳統佤族民族服飾。

該村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古人類遺址--石佛洞遺址,該遺址是中華民族先民在瀾滄江流域創造了發達的史前文明的直接證據,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相關視頻

耿馬縣四排山鄉石佛洞村黨建專題宣傳片

參考資料

  1. 臨滄耿馬:村美民安幸福來——石佛洞村 , 耿馬縣委統戰部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