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矛盾篇(之一)(張曉風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矛盾篇(之一)是中國台灣作家張曉風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一、愛我更多,好嗎?

愛我更多,好嗎?

愛我,不是因為我美好,這世間原有更多比我美好的人。愛我,不是因為我的智慧,這世間自有數不清的智者。愛我,只因為我是我,有一點好有一點壞有一點痴的我,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我,愛我,只因為我們相遇。

如果命運註定我們走在同一條路上,碰到同一場雨,並且共遮於同一把傘下,那麼,請以更溫柔的目光俯視我,以更固執的手握緊我,以更和暖的氣息貼近我。

愛我更多,好嗎?唯有在愛里,我才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位置,並且驚喜地發現自身的存在。所有的石頭只是石頭,漠漠然冥頑不化,只有受日月精華的那一塊會猛然爆裂,躍出一番欣忭歡悅的生命。

愛我更多,好嗎?因為知識使人愚蠢,財富使人貧貧,一切的攫取帶來失落,所有的高升令人沉陷,而且,每一項頭銜都使我覺得自己的面目更為模糊起來,人生一世如果是日中的趕集,則我的囊橐空空,不因為我沒有財富而是因為我手中的財富太大,它是一塊完整而不容割切的金子,我反而無法用它去購置零星的小件,我只能用它孤注一擲來購置一份深情。愛我更多,好讓我的囊橐滿漲而沉重,好嗎?

愛我更多,好嗎?因為生命是如此倉促,但如果你肯對我怔怔凝視,則我便是上戲的舞台,在聲光中有高潮的演出,在掌聲中能從容優雅地謝幕。

我原來沒有權力要求你更多的愛,更多的激情,但是你自己把這份權力給了我,你開始愛我,你授我以柄,我才能如此放肆如此任性來要求更多。能在我的懷中注入更多醇醪嗎?肯為我的爐火添加更多柴薪否?我是饕餮,我是貪得無厭的,我要整個春山的花香,整個海洋的月光,可以嗎?

愛我更多,就算我的要求不合理,你也應允我,好嗎?

二、愛我了少一點,我請求你

愛我少一點,我請求你。

有一個秘密,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你,其實,我愛的並不是你,當我答應你的時候,我真正的意思是:我願意和你在一起,一起去愛這個世界,一起去愛人世,並且一起去承受生命之杯。

所以,如果在春日的晴空下你肯痴痴地看一株粉色的「寒緋櫻」,你已經給了我最美麗的示愛。如果你虔誠地站在池畔看三月雀榕樹上的葉苞如何——驕傲專注地等待某一定時定刻的爆放,我已一世感激不盡。你或許不知道,事實上那棵樹就是我啊!在春日裡急於釋放綠葉的我啊!至於我自己,愛我少一點吧!我請求你。

愛我少一點,因為愛使人痴狂,使人顛倒,使我牽掛,我不忍折磨你。如果你一定要愛我,且愛我如清風來水面,不黏不滯。愛我如黃鳥渡青枝,讓飛翔的仍去飛翔,紮根的仍去紮根,讓兩者在一剎的相逢中自成千古。

愛我少一點,因為「我」並不只住在這一百六十厘米的身高中,並不只容納於這方趾圓顱內。請在書頁中去翻我,那裡有締造我骨血的元素,請到鬧市的喧譁紛雜中去尋我,那裡有我的哀慟與關懷;並且嘗試到送殯的行列里去聽我,其間有我的迷惑與哭泣;或者到風最尖嘯的山谷,浪最險惡的懸崖,落日最淒艷的草原上去探我,因為那些也正是我的悲愴和嘆息。我不只在我里,我在風我在海我在陸地我在星,你必須少愛我一點,才能去愛那藏在大化中的我。等我一旦煙消雲散,你才不致猝然失去我,那時,你仍能在蟬的初吟、月的新圓中找到我。

愛我少一點,去愛一首歌好嗎?因為那旋律是我;去愛一幅畫,因為那流溢的色彩是我;去愛一方印章,我深信那老拙的刻痕是我;去品嘗一壇佳釀,因為壇底的醉意是我;去珍惜一幅編織,那其間的糾結是我;去欣賞舞蹈和書法吧——不管是舞者把自己揮灑成行草篆隸,或是寸管把自己飛舞成騰躍旋挫,那其間的狂喜和收斂都是我。

愛我少一點,我請求你,因為你必須留一點柔情去愛你自己。因你愛我,你便不再是你自己,你已是我的一部分,所以,把愛我的愛也分回去愛惜你自己吧!

聽我最柔和的請求,愛我少一點,因為春天總是太短太促太來不及,因為有太多的事等着在這一生去完成去償還,因此,請提防自己,不要愛我太多,我請求你。[1]

作者簡介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1941年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台,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它處,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作品富有人道精神,並蘊含愛國懷鄉情感。其作品曾獲台灣中山文藝獎、編劇金鼎獎、香港基督教文學獎、台灣文藝散文獎等。 [2]

張曉風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嘆人生的虛無,亦不沉溺於文字的晦澀,其字裡行間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偉之氣、俠士之風,而又不乏女子雅致、淒婉的纖細柔情。張曉風的文章里,有獨立山頂悲千古的英雄少年,也有站在氤氳梅香中的梅妃,還有在紅地待毯那端默默堅寧的少女……在她的作品中能讀到漢代的史傳、唐朝的詩歌、宋代的散文、元朝的戲曲。她的行文善用知性來提升感性,視野上亦將小我拓展至大我。她有一雙透視平常的慧眼,將瑣碎平凡的生活,品出美麗、典雅、溫柔。 同時在戲劇領域也頗有貢獻。[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