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瞎子阿炳——華彥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華彥鈞
出生 (1893-08-17)1893年8月17日
無錫市
逝世 1950年12月4日(1950-12-04)(58歲)
國籍 中國
別名 阿炳
職業 無錫雷尊殿道士
知名作品二泉映月
聽松
昭君出塞》等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

原名華彥鈞,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

阿炳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

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華彥鈞3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等專程到無錫為他錄製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非常遺憾的是由於當時條件所限,阿炳現留存只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這六首。

《二泉映月》演繹瞎子阿炳的一生原聲版

[[1]

人物故事

阿炳的一生如戲劇般充滿情節的跌宕。據說他生平唯一留存下來的影像,只有一張日偽統治無錫時期「良民證」上的標準照。相片裡那個帶着盲人眼鏡,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頂破氈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艱難和滄桑。也許命運給阿炳的磨難,正是成就他那些動人心魄樂曲的緣由。這個華清和的私生子,生來就被剝奪了家庭慈愛的權利。當他的生母無奈地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抵抗世俗的歧視,這個孩子性格中一些隱秘的部分已經可見端倪。在外寄養幾年的少年回歸生父華清和的身邊,他的眼光所見之處,也許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從資料中知道,他是叫着「師傅」來到當道士的父親身旁。華清和自號雪梅,精通各種樂器。阿炳勤學苦練,不久就熟練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笛子等多種樂器的演奏技藝。此刻阿炳還當自己只是個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兒。然而當他長到21歲時,阿炳突然在華清和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無錫城中道觀洞虛宮雷尊殿的新任當家道士華彥鈞似乎放任自流,吃喝嫖賭甚至吸食鴉片。荒唐的生活帶來荒唐的結果:因為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喪失對道觀的控制。流落街頭後,族人安排江陰的農村寡婦董彩娣來照顧他。世事就是這樣矛盾。痛苦絕望中的阿炳沒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後的日子裡,一個說唱時事,在街頭賣藝,以「瞎子阿炳」聞名的創作型民間藝人新生了。

阿炳在這個賣藝為生的時期創作了他最為動人的樂曲。圍繞二胡《二泉映月》的流傳有許多故事,說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松壽孩童時期和阿炳是鄰居,少年時喜好二胡,在演奏技法上常常得到阿炳的點撥。後來他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民樂系。一天天很冷,他在老師琴房外活動手指,隨手拉了支阿炳教他的樂曲。一曲終了,過來一個人訊問他拉的是什麼曲子。老師告訴他,這位問他的先生是從中央音樂學院來的楊蔭瀏教授。黎松壽說這樂曲是家鄉一個民間藝人教的,沒名字。楊蔭瀏說這曲子好,還說他們正在收集民樂,要用剛從國外進口的鋼絲錄音機錄下這樣好的民間音樂。黎松壽和楊教授約好,回到家鄉一直等到9月份,楊蔭瀏和曹安和兩位教授才來到無錫。這次他們帶來的任務是錄製無錫道教音樂。等錄完這些道教音樂,黎松壽堅持請他們去錄阿炳的樂曲。等阿炳拉完一曲,楊蔭瀏教授輕聲問這曲子的名字,阿炳說沒名字。楊教授說沒名字不行,要想一個。阿炳接着說那就叫《二泉印月》吧。楊教授又說,《印月》這名字跟廣東音樂重了,要不叫映月,無錫有映山湖麼,阿炳說,好,你的學問大,就聽你的。

對這件事情,黎松壽先生在他的回憶文章里說:1950年9月2日,我和妻子陪着楊蔭瀏曹安和兩位先生找阿炳錄音,那天從晚上7點半才開始錄。錄音的時候,阿炳因為身體很不好,手勁也不夠,琴也是臨時找的,所以錄音保存下來的《二泉映月》並不是效果最好的。阿炳的最後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錄音後的第23天,好像是無錫牙醫協會成立大會的文藝演出。阿炳支撐着病體出門,由於他走得慢,到會場時演出都快結束了。我扶着阿炳走上舞台,坐在話筒前面。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面對話筒演出,也是惟一的一次。阿炳一開始是彈琵琶,後來台下有人叫着要阿炳拉二胡,我和妻子就叫阿炳注意身體,不要拉。阿炳說了一句:「我給無錫的鄉親拉琴,拉死也甘心。」接着就拉起了他不知拉了多少遍的《二泉映月》。我記得滿場都是人,連窗戶上也站滿了人。演出結束的時候,台下掌聲和叫好聲不斷,阿炳聽見就脫下頭上的帽子點頭示意。 [2] 80多年前,無錫街道的上空常常飄揚着阿炳賣藝乞討所奏響的琴聲。不是說人活着多麼艱難,或者古人掛在嘴邊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而是真切的自己的行為。一部偉大的作品是一部心靈史,它折射了人之所以要站立的原因。我在阿炳音樂里常常感覺到的,在那一瞬間,就是能分清許多是非。 [3]

個人評價

人們稱阿炳是三不窮:人窮志不窮(不怕權勢);人窮嘴不窮(不吃白食);人窮名不窮(正直)。作為民間藝人,不僅能夠用自己的雙手,用音符來表達,還能藉助音樂這種工具來感染其他的心靈。

阿炳因為1950年那次錄音保留了他創作的六首樂曲:即今天已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這是一件萬幸的事情。作為民間藝人,他艱苦的一生也許只是有史以來無數血淚人生其中的一次。

阿炳音樂的成功,有他個人成長經歷的特殊性、有當時客觀的社會環境、也有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特點,所以圍繞着阿炳這樣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代表作的創造者,研究應該是立體的、系統的,包括美學、社會學、教育學、文化學,只有這樣,才能發掘由其音樂作品傳遞的深刻內涵。

阿炳是源自草根的藝術家,他的傳播途徑是街頭巷尾的談唱,比較當下的網絡歌手自由的傳播模式,喬建中認為,這些有利條件是阿炳當年無法擁有的,但要再出現一個阿炳,卻很難。「藝術要不得一點浮躁,阿炳藝術成就的萃成,有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有深入民間的體會體察,更有傳統藝術的深厚浸潤,所以研究阿炳「苦難」的成功才顯得特別有意義,對現在的藝術人是一種啟發。」

來源於民間的阿炳音樂,每一次彈奏時都有即興地創造,這來源於阿炳幾十年演奏傳統音樂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僅僅關注弓法、指法、音準、力度的學院化教學,僅僅一首《二泉映月》的彈奏,無法詮釋出阿炳音樂的全部內涵。所以對阿炳精神、阿炳音樂的傳播、研究應該更加細化,使之成為非遺傳承保護的一個獨特範本。 阿炳的即興演奏,不僅成就了《二泉映月》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擺脫了那種賞玩式的心態,上升為一種與我同在的共命運感。對人世的關懷,對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難,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貝多芬相提並論。 [4]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