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相逢行贈文伯純同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相逢行贈文伯純同年》是宋末元初戴表元的作品之一。

戴表元(1244~1310),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宋元際奉化剡源榆林(今屬奉化溪口鎮榆樟楊村)人。宋末元初文學家,被世人冠以「江南夫子」、「元代文學家」和「東南文章大家」。著有《剡源集》、《剡源佚文》、《剡源佚詩》等。

相逢行贈文伯純同年

詩風改革

戴表元學識淵博,力主改革宋末學者萎蔽風氣,以文章大家名重東南。詩文清新雅潔,多傷時憫亂,同情民間疾苦,詠家鄉名山秀水。如《感舊歌者》:「牡丹紅豆艷春天,檀板朱絲錦色箋。頭白江南一樽酒,無人知是李龜年[1]。」此外如《通謝張可與參政書》、《二歌者傳》、《己卯歲初葺剡居》等,亦有此意。

戴表元的詩「詩律雅秀,力變宋詩積習,靜細清新,風致近晚唐」。他深諳宋代詩風的弊端所在,力求革除其弊,特別是對理學科舉制度破壞文學藝術的現象,反覆加以揭露和抨擊。袁桷《戴先生墓志銘》記載他「力言後宋百五十餘年理學興而文藝絕」,這一點在他留下的許多文章中可以看到。如《方使君詩序》記南宋末都城臨安士人的風氣:「當是時,諸賢高談性命,其次不過馳騖於竿牘俳諧、場屋破碎之文,以隨時悅俗,無有肯以詩為事者。」

張仲實詩序》又言,時人「見有橫眉擁鼻而吟者,輒靳之曰:『是唐聲也,是不足為吾學也。吾學大出之可以詠歌唐虞,小出之不失為孔氏之徒,而何用是啁啁為哉!』」。這在理學盛行的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與此同時,他反駁「內游」論說[2],指出未游者不如已游者「暢」,游之狹者不如游之廣者「肆」,「游益廣,詩益肆」。他也批評宋人溺於時尚而不知取法乎上。他指出,宋人或尚沖淡、或尚雄厚、或尚清圓,雖屢經變化而始終偏於一隅,這些在今天看來仍不過時。

視頻

相逢行贈文伯純同年 相關視頻

宋元時期的重大發明
宋元時期的城市和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