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相幫(褚福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相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相幫》中國當代作家褚福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相幫

跨進辛丑門檻四月余,內人的兩位耄耋親眷先後辭世。雖為卑微黎民,然應有的敬重與尊嚴,毫釐不打折。於是,主家按當下蘇南農村的通行做法,在小區內就近搭個簡易棚,設便宴招待親朋鄉鄰。

在鄉下,誰百年了,確是天大的事。

五四,或註定是屬於年輕人的日子。就在那天午夜,虛齡小八十的張超溘然撒手人寰。臥榻十九載,恍若隔世,人似木雞,兩年前曾初現端倪,可當真來了,家人仍痛心疾首。

斯人已逝,生者卻有千頭萬緒的瑣事需處置。原先的老村鄰們,早已拆遷分居到鎮上各小區,聞訊噩耗,在第一時間裡趕來了,自覺給主家當幫手,且旋即進入角色。他們整理東西的整理東西,搭棚的搭棚,折錫箔的折錫箔,沒誰號令,無需安排,一切進行得那麼有條不紊,那麼自然融洽,個個皆如訓練有素的士兵。

在主家擁擠的小房間內,昏暗的車庫裡,匯聚了有近二十個七八十歲的阿婆。柔和燈光下,她們神情肅然,靜默地折着錫箔,不喝水,極少講話,唯聽見指尖沙沙捻動錫箔的微響,虔誠地折,折,折。一上午下來,有人屁股坐麻了,有人腿虛腫了,有人腰酸背疼了,而更多的人,指紋被磨淺了,可她們沒人嘰咕半聲。一場喪事,三十幾拎錫箔,經那一雙雙纖巧玉手摺疊翻轉,愣是演繹成了一箱箱元寶與金錠,給亡者備好了充裕的盤纏。我清楚,參與相幫的阿婆們,什麼都不圖,她們只是以最質樸的方式釋放着溫情善意,盡己之力幫襯主家一把。

年長者如是,年輕人也不鮮見。供職外企的建生,穿時尚T恤,修了寸頭,人長得白淨淨胖乎乎,帥氣又活力,就這麼個三十出頭的男子漢,獲悉村鄰走了,下班後,二話沒說,一腳油門,徑直駛進春江佳苑,放開身手搶活干,忙到半夜方歇。翌日一大早,又到處閃現着他矯健而忙碌的身影。

我掃視了一番,像建生那樣的相幫者,有十幾位,他們中,有社區工作者,有私營業主或企業員工,甚至不乏教師或公職人員,都在踐行和詮釋着脈脈鄰里之情。尤值一提的是料理餐食的那班人馬,其艱辛勞累程度,非比尋常。每日中晚兩頓,少則十幾桌,多達近十七八桌,冷盤、熱菜二十多道,碗,筷,調羹,酒杯,及至餐巾紙,都面面俱到,無一遺漏,安置得如此周全,委實不易,讓人讚嘆。親友用餐完畢,嘴一抹,走人。而那麼多杯、盤、碗、碟、勺需逐一清洗、消殺、分類、裝筐,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這中間,最令我欽佩的人要數廚師白敏。年過花甲的他,身子像絲瓜,可機敏靈活得若松鼠,連年輕人都自嘆弗如。晌午,風機嗡嗡,爐火灼灼。棚子內溫度頗高,加之灶頭產生的熱量,把白敏炙烤得臉蛋紅彤彤的。腳蹬長雨靴,胸前兜着長圍裙,手執大鍋鏟的他,在翻炒白灼基圍蝦。出鍋裝盤後,他扭身另一側,拿起放在桌邊的手機,瞄了兩眼,繼而叼起支煙,點燃,邊抽邊不時來幾句笑話。僅隔幾分鐘,我瞥見他一手掌勺,一手執鍋鏟,左右開弓在翻炒韭黃炒肉絲。滿滿一大鍋,足有六七斤,沒點三分三絕然炒不好。據介紹,做喪事所需的菜品,都是由他精心烹製的。而每次輪到他坐下來舉箸開吃,通常是最末一個。我踱至他身邊,說,白師傅辛苦了。他則風趣地回我,那些菜,我比你們先吃,在加工時就都品嘗過了。再說了,做廚師的,早被煙熏火燎烤飽了,沒哪個人在乎吃。我上心的是,若大家吃得開心滿意,自己心裡就快活,才感覺有收穫。聽聞此言,我不由肅然。

看着忙出忙進的眾親朋鄉鄰,剎那間,激盪在胸腔里的那股熱流重重叩擊着我柔嫩的心扉,頓然滋生出些許暖意和諸多感慨。

晚餐稍比午膳豐盛些,主家亦備了酒水飲料。八碟冷盤,葷素搭配,可口宜人。相幫的師傅們,三人一組,推着不鏽鋼小車,一桌桌輪迴端了上桌,擺放好。向晚,風呼嘯,淅瀝,氣溫搭上了過山車。時近六點,人漸入坐,晚餐開席了。少頃,一道道熱菜、點心接踵而至。坐在桌上吃的人愜意無比,可看到端菜遞湯的師傅們忙得跑來竄去,一刻不歇,心生感恩。特別是剛出鍋或蒸箱的菜品,如東坡肉、清蒸黃魚等,可誘人的香味背後,盤子燙得如碳塊,捏在手裡恨不得扔掉。師傅們心急火燎地擱下盤子,有的鼓起腮幫輕吹口氣,有的直摸耳垂,令人竊笑。

喪事遵循一切從簡的原則,氣氛肅穆,可儀式感仍是不可或缺的,沿襲千百年的民間習俗早已演化為嚴謹而繁複的程序,故需仰仗親友鄉鄰相幫助力。而來相幫的人中,婦孺也好,長幼亦罷,皆屬自發,且無償,純粹盡義務。初到崑山時,我不甚解,後經漸次滲入,始滿滿釋懷,他們拋開家庭孩子,放下手頭的事情,甚至有的請假歇工,行色匆匆趕來躬身踐行,心無旁騖地操持着一些細微瑣事,恰是徹悟了互幫互助的要義,注重銜接或延綿好鄰裡間的那份淳樸情誼。

第三日出殯。一大早,數名相幫的青壯年便借好兩根粗壯的毛竹槓子,待靈柩從樓上肩扛手抬下來後,將白索兜在靈柩兩端,再於毛竹槓子上系好活扣,一俟炮仗聲響,四個壯漢抬起靈柩,一頭一人抓牢白索,邁開鏗鏘的步履,行進在送葬隊伍前方。從張超家到停泊於國道旁的靈車,需穿越整個小區,相距目測有近千米,這於空手人或許不算什麼,可「百步之外無輕擔」,何況是抬的靈柩,愈顯沉重。捲毛大塊頭180的個子,健碩壯實,抬的第一槓,走到中途時已顯疲態,遂被人替換下來。有人上前扯開他的阿瑪尼T恤,只見肩膀上那坨肉紅紅的,腫腫的。心漾微瀾,可我沒講客套話,唯在心底默默感恩這些純樸良善的鄉鄰。

驀地憶起《左傳》曾云:「親仁善鄰,國之寶也」、「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這說明,我國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非常注重以道德和倫理調節鄰里關係,互幫互助的感人故事早有範例,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世代傳承,影響悠曠。

人非活於真空里,社會乃是大家庭。今天你幫襯了別人,或是在為來日別人助力自己作鋪墊。

喪事有期,鄉情無涯。三天後,眾親友鄉鄰又各奔東西忙自己的營生去了。而激盪在彼此血脈里的那份情誼,縈繞於大家心扉中的那縷暖流,定然不會因日常中的疏離,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淡化、而消亡。[1]

作者簡介

褚福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