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相傳黃帝行宮(周海燕)

​​ 相傳黃帝行宮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相傳黃帝行宮》中國當代作家周海燕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相傳黃帝行宮

傳說中有一種名喚「絳」的樹。相傳黃帝行宮開量門的南面就有一棵巨大的絳樹,絳樹自會歌唱,且有旋律有和聲,仿佛一人分飾兩角,便常有仙人在樹下坐聽。楊絳先生也是有了絳樹神力嗎?可承擔起「妻子、情人、朋友」三項角色。

只是絳樹從仙家落入凡間後,少了異獸的守護,身世也變得跌宕了,古詩詞里成了歌女的指代。「碧玉宮伎自翩妍,絳樹新聲最可憐。」這是南朝徐陵的《雜曲》,如西施、韓娥、張璪、綠珠、陳圓圓……紅顏薄命最可憐。

仙家還有一株絳珠草,亦是可憐之物。絳珠草長在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絳珠草也修成個女兒身。後來侍者下凡,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水還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給他。」這便是林黛玉的前世。絳珠草償的是絳色血淚,直將生命也償盡了。據說北方果真有絳珠草,植株最是嬌柔,往往於深秋最紅艷時一經寒霜生命便戛然而止。這只能是林黛玉,不會是楊絳。

絳色雖是老紅,總仍舊不失熾艷,如「點絳唇」。大約因了這名字里的美人之姿,「點絳唇」詞作多纖弱,別有一股香風細細,李易安便是一例。連老蘇也會「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你幾曾見他這般傷春傷別?京劇唱腔里的「點絳唇」倒別有氣勢,用於元帥升帳、豪客排山種種,稱「點將」,終究將「點絳唇」的孱弱扔遠了。

山西運城有絳縣,縣邑之人便稱「絳人」,想必有晉人的倔強堅韌。

「絳」必然是有些倔強的,如老了的楊絳。

丙申年四月十九,公曆五月廿五日,楊絳先生去了。她尋着她的歸途了,他們仨終於團聚了。

[1]

作者簡介

周海燕,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