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目不見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目不見睫

目不見睫,漢語成語,【拼音】:mù bù jiàn jié,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沒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見遠處,不見近處。[1]

出處 

《韓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

原文】:

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患之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躋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譯文】:

楚莊王想要討伐越國,莊子規勸說:"大王想要討伐越國,是為什麼呢?"楚莊王說:"(越國)政治混亂軍隊軟弱。"

莊子說道:"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樣),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事物卻不能自己看見它的睫毛。大王你的軍隊自從戰敗給秦、晉(兩國後),喪失了數百里的土地,這是軍隊軟弱。莊躋在(我國)境內做了盜賊但是官吏們不能阻止,這是政治混亂。大王(你的國家)政治混亂軍隊軟弱,並不在越國之下,卻想要討伐越國,這樣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見眼睫毛一樣。"

楚莊王就停止了(討伐越國的事宜)。

示例】:

宋·王安石《再寄蔡天啟》:遠求而近遺,如目不見睫。

清·袁枚《隨園隨筆.地理之難》:「牧齋注杜,以潼關為唐始立,而竟忘曹操之殆死潼關,則真乃目不見睫耶?」

相關成語 

近義詞】:目空一切

反義詞】:謙虛謹慎

典故 

原圖鏈接楚莊王

春秋時,楚莊王想出兵討伐越國。杜子聽說後,去問楚莊王:「聽說大王要攻打越國,是真的嗎?」楚莊王回答:「是。」

杜子又問:「您有成功的把握嗎?」莊王說:「現在越國政治混亂,兵力不足,不堪一擊。」杜子聽了楚莊王的話,笑着說:「大王,您想錯了。我雖然見識不多,但我知道,人的智慧往往就同人的眼睛一樣,能見百步以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自己的睫毛。請您仔細想一下,我們楚國自從敗給秦國、晉國後,失掉了幾百里土地,難道這不是楚國軍力虛弱嗎?而國內又有莊矯這樣的大強盜無法剷除,這難道不是政治混亂嗎?因此我覺得楚國的亂和弱並不在越國之下,而您卻自以為比越國強大,還想去討伐它,這不就像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樣嗎?」

楚莊王聽從了杜子的勸告,放棄了攻打越國的打算。[2]


視頻 

成語故事 第107集 目不見睫

參考資料 

  1. 目不見睫 國學大師
  2. 目不見睫 閃靚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