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盛京三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盛京三陵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盛京三陵

地理位置: 中國遼寧省

著名景點: 永陵、昭陵、福陵

盛京三陵,指早期的三個清朝皇家陵寢,即福陵昭陵永陵。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位於中國遼寧的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位於遼寧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稱東北三陵,是開創滿清皇室基業的祖先陵墓。盛京三陵加上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清東陵、清西陵,構成了一組清朝帝陵體系,濃縮了清朝的歷史。[1]

信息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盛京三陵VIII-擴2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位於中國遼寧的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盛京三陵簡介

盛京,就是今天的瀋陽,滿語稱"謀克敦",漢譯為"興盛之城",它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肇興之地,在這裡修建有清朝開國之君及其父祖們的陵墓即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此即清代的盛京三陵。盛京三陵,指早期的三個清朝皇家陵寢,即福陵、昭陵和永陵。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位於中國遼寧的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位於遼寧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稱東北三陵,是開創滿清皇室基業的祖先陵墓。盛京三陵加上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清東陵清西陵,構成了一組清朝帝陵體系,濃縮了清朝的歷史。

在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中,帝王陵墓作為一個時代的最權威理念的代表及物質文明的集中體現者,是這一時期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乃至藝術成就的載體。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文化發展的鼎盛階段,陵寢制度及與陵寢相關的祭祀典制等達到最為完備時期,這不僅表現在遺存下來的帝王陵墓地面建築規模的宏偉壯觀,建築工藝的匠心獨具,歷史文化內涵的豐富,更表現在明清帝王陵墓作為一個文化載體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清盛京三陵是明清帝王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古建築的營建法式、完備的建築規制,還是繁縟的祭祀典制、管理陵墓的職官體制等都與明清帝王陵墓一脈相承。同時,清盛京三陵還是中國東北少數民族帝王在興起過程中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因此,它又保留了大量該時期一個民族從思想理念到審美情趣以及建築水平、風俗習慣等諸多的文化信息。清盛京三陵每座陵墓自成體系,雖規模較小但規制完備,禮制設施齊全,陵寢建築規制將中國古代環境地理學中宗教、信仰、習俗同周圍自然環境相結合,使其達到建築選址、規劃、設計的統一,並成為中國古代建築形式、雕刻、繪畫以及綜合理念的歷史依據和現代鑑賞者的實物資料。

清盛京三陵分布在中國的遼寧省境內,它們避過了朝代更迭、社會動亂等人為的破壞,地面建築與地下宮殿保存完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它們陸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受到妥善地保護,今天,也理應受到全人類的重視與保護。綜合考慮本身價值與管理水平,中國政府推薦清盛京三陵即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陵簡介

福陵簡介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皇后葉赫那拉·孟古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陵區占地近54萬平方米,

現存古建築32座(組)。福陵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竣工於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經康熙乾隆兩帝增建,方具今日規模。陵墓面臨渾河,背依天柱山,水繞山環,草深林密,景色清幽。晉謁此陵時,由正紅門到碑樓,須登108級石階;建築物隨坡勢起伏而顯得更加錯落有致、高大雄偉。

昭陵簡介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

因坐落在瀋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與福陵同年竣工,經康熙、嘉慶增建,陵區占地面積近48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38座(組)。昭陵建在平地上,四周護以繚牆,極似一座小城。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方城中心的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台階為底座,黃琉璃瓦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牆,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方城北端為寶城,寶城為月牙形,城內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墓室。登上寶頂四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

永陵簡介

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規模最小,占地僅1.1萬多平方米,但列三陵之首。永陵始建於公元1598年,是滿清皇族的祖陵,

坐落於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城西21公里處的永陵鎮。陵內葬着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及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以及他們的福晉。陵宮由下馬碑、前宮院、方城、寶城、省牲所、冰窯、果樓等部分組成。啟運山如屏風矗立背後,蘇子河如玉帶飄過陵前,河對岸的煙囪山與啟運山遙相呼應,使地處群山環繞中的永陵顯得十分壯闊。清皇室把永陵視為「兆基帝業欽龍興」之地,所以終年香火不斷。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典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