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皇帝冠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帝冠服

皇帝冕服袞冕凡祭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則服袞冕,祭社稷、先農、冊拜亦如之。

袞冕的形制基本承襲古制,在圓柱形帽卷上端覆蓋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圓後方,用皂紗裱裹。綖板前後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顆,每顆間距一寸。

國 家 中國[1]

用途 皇帝穿着

類 別 服裝

飾 品 五彩玉珠12顆

目錄

袞冕

通天冠

皮弁服

歷史來源

武弁服

基本內容

歷史來源

常服

燕弁服

基本內容

歷史來源

燕弁冠

袞冕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袞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時又分別做過補充修改。   

袞冕的形制基本承襲古制,在圓柱形帽卷上端覆蓋廣一尺二寸、長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圓後方,用皂紗裱裹。綖板前後各有12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根穿五彩玉珠12顆,每顆間距一寸。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

骨架,表裱玄色紗,里裱朱色紗做成。帽卷兩側有紐孔(戴時用玉簪穿過紐孔把冕固定在頭頂的髮髻上),下端有武(即帽圈),紐孔和武都用金片鑲成。綖板左右懸紅絲繩為纓,纓上掛黃玉,垂於兩耳之旁,叫作〓纊充耳。此外,綖板上還懸有

一根朱紘。   

與此配套的袞服,據《明史·輿服志》記載,由玄衣、黃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配成。據永樂三年的定製,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褾(袖端)、襈(衣襟側邊)、裾(衣

襟底邊)都是本色。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前三幅、後四幅,腰部有襞積(褶襉),綼(裳的側邊),褐(裳的底邊)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後不縫合。中單以素紗製作,青色領、褾、裾,領上織黻紋13,蔽膝與裳同色,織藻、粉米、

黼、黻各2,本色邊。另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鈎、玉佩,金鈎、玉環及赤色襪、舄,但《三才圖會》的附圖與此略有不同。

通天冠

  洪武元年定製(公元1368年),加金博山附蟬,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玉簪導。與絳紗袍、皂色領、褾、裾的白紗中單、絳紗蔽膝、白色假帶、方心曲領、白襪、赤舄配套,為皇帝郊廟、省牲、皇太子冠婚、醮戒時所穿。

皮弁服

  嘉靖八年定製,弁上銳,黑色紗冒之,前後12縫,每縫間飾五彩玉12,與絳紗衣、蔽膝、革帶、大帶、白襪黑舄配套。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祭太歲山川時服用。

歷史來源

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時穿皮弁服(嘉靖時定祭太歲、山川等神亦穿皮弁服)。《明實錄》記載,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以百官侍朝皆穿公

服,而皇帝獨穿便服,「非所以示表儀」,於是命禮部仿效古制,作皮弁、絳袍、玄圭以臨群臣。《大明會典》所錄洪武時期的皮弁服制度為:「皮弁,用烏紗冒之,前後各十二縫,每縫中綴五采玉十二以為飾;玉簪導;紅組纓;其服絳紗衣,蔽

膝隨衣色;白玉佩;革帶;玉鈎<角枼>(dié);緋白大帶;白襪、黑舄。」永樂三年又對皇帝皮弁服作了更詳細的規定,並一直沿用至明末。

武弁服

基本內容

  嘉靖八年定製,弁上銳赤色,上12縫,中綴五彩玉,落落如星狀,赤色衣、裳、韍,赤舄。執刻有「討罪安民」篆文的玉圭,親征遣將時服用。

歷史來源

明初,皇帝行親征遣將禮及禡祭時服武弁。《明實錄》中記載:「洪武元年……歷考舊章,定為親征遣將諸禮儀奏上,詔並從之……皇帝親征告祭天地廟社儀:前期,擇日祭告天地、宗廟、大社,皇帝服武弁……」但武弁服的詳細制度並沒有留下

記載。

嘉靖六年,明世宗翻閱《會典》後,詢問輔臣武弁服形制,楊一清在回奏中只說:「武弁之制,則韎韋也,結五彩玉為飾。」到嘉靖八年,世宗又對張璁說:「武弁服斯乃一代之制,不可不備,今當重校《會典》之時,宜制而增入。」於是張璁具

圖呈上,在與世宗進行了反覆討論後,確定了最終方案。

常服

  洪武三年定製為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腰帶以金、琥珀、透犀(即帶有透線紋的上等犀角)相間為飾,永樂三年改為盤領窄袖黃袍、玉帶、皮靴。黃袍前後及兩肩各織金盤龍一,即一般所稱的四團龍袍,烏紗折上巾造型像善字,故稱

翼善冠。

燕弁服

基本內容

皇帝平日在宮中燕居時所穿,嘉靖七年定製,冠框如皮弁用黑紗裝裱。分成12瓣,各以金線壓之,前飾五彩玉雲各一,後列四山,朱絛為組纓,雙玉簪。衣如古代玄端之制,玄色,鑲青色緣,兩肩繡日月,前胸繡團龍1,後背繡方龍2。邊加小龍紋

81,領與兩袪(袖口)共小龍紋59,衽小龍紋49。內襯黃色袂(袖)圓袪(袖口)方,下裳用12幅的深衣,朱里青表綠邊的素帶和九龍玉帶,白襪玄履。在定陵出土皇帝龍袍中,有一種過肩通袖龍襴袍,領與袖口用小龍花邊為飾,但胸、背龍紋與

明史·輿服志》所記不同。

歷史來源

燕弁冠服是 明世宗和內閣輔臣 張璁參考古人所服「玄端」而特別創製的一款服飾,用作皇帝的燕居服。

嘉靖七年,明世宗對冕服等冠服制度做了修改後,又認為皇帝的燕居冠服「多俗制不雅」,遂令張璁稽考古代帝王燕居時所穿法服的形制。張璁根據《禮書》「玄端深衣」的記載,製成圖注進呈明世宗,「上覽之稱善,遂命工如法制燕弁服,稍加

文采,襯用深衣、色用黃。令尚衣監收貯,著為式。」《大明會典》(以下簡稱《會典》)記載的燕弁冠服制度是參照明世宗的上諭,系最初構想,之後又在張璁的建議下做了一些細節的調整,並刻成《燕弁冠服圖說》(以下簡稱《圖說》)頒布

天下。因此,《會典》所錄文字部分與實際方案不同,但插圖則按《圖說》繪製,文、圖不完全相符,這是研究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形制與皮弁相同,外冒烏紗,弁身前後各分十二縫,每縫壓以金線(不綴玉珠)。冠前裝飾五彩玉雲各一,冠後列四山。五玉雲象徵五行,四山取其「鎮靜」之義,即「前象五行,欲法其象以修五事;後鎮四山,欲體其義以綏四方」(《燕弁冠服

圖說》,下同)。明世宗原定冠稱「玄冠」,又有「朱絛為組纓、雙玉簪」,但張璁認為:「玄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今更名曰燕弁宜矣……然皮弁用朱組纓,此而燕居,宜去纓,從便可也。」所以燕弁冠無組纓。而《圖說》與《會典》插

圖均只見一枚玉簪,不用雙玉簪。


參考資料

  1. 皇帝冠服,搜狗, 2016-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