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皇后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后博物館
圖片來自hk.trip

皇后博物館(Queens Museum),昔稱皇后藝術博物館(Queens Museum of Art),常簡稱為QMA。在紐約華人經常簡稱其為「皇后美術館」或「皇后區美術館」。座落於紐約第二大的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Flushing Meadows - Corona Park)區。其歷史可追溯至 1939 年的皇后美術館,起初是提供當年紐約世博之場地用途,爾後也繼續用於聯合國大會及 1964 年的世博,直到 1972 年才成立如現今有館藏樣貌的「真博物館」。成立於1972年,是在美國紐約市皇后區的主要博物館。

佈局介紹

新皇后美術館近期完成第一階段建設並開放,開闊流暢的動線及嶄新明亮的風格是吸引民眾到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時願意參訪的魅力所在。不只面積拓展成 3 千多坪、足足比原始大上 1 倍之外,連內部設施與功能也更臻完善,舉凡收藏、社區活動、教學空間、藝術治療所及藝術工作室等,在新館中融合豐富多元的文化機能,即使到此純粹溜躂或喝個咖啡,光見著室內 Grimshaw 精心打造的明亮藝廊設計,也是另一種藝術的享受。

動線幽暗改變為壯觀視野

皇后美術館中最明顯的改變,就位於出入口至中間開放藝廊區的壯觀視野。以往為人詬病的動線幽暗問題,在這次改造過程中,透過中間藝廊區上方設計一道玻璃百葉方柱,再搭配透明天窗自然採光,如此便可集中光線使空間更加明亮。

具當代館藏風格

為因應室內達 11 米高的空間,Grimshaw 團隊採用了特殊的地面暖通空調(HVAC)系統,藉以控制館中的溫度及濕度。結合自然與人工光源調節,使館內能有效減少能源負荷。

加強採光、動線也變得寬敞流暢,以及大量使用玻璃創造出的輕盈效果,使得新的皇后美術館樣貌能與當代館藏風格較為接近。

同樣為玻璃和輕盈建材製成的階梯,可由一樓通達二樓公共廣場,俯瞰鄰近可樂娜公園遼闊的景緻。而部分牆面也找來當代藝術家共同參與布置設計,增添活潑與生動感。

培養民眾的藝術素養

皇后美術館欲與社區文化結合,讓民眾能在龐大的館藏空間中習課、交流,所以新館的取向將是學習重於參觀,藉此培養更多民眾的藝術素養。不過,可近看如法拉盛草原可樂娜公園之最大地標「Unisphere」的位置,倒也吸睛不少呢!預計於 2015 年完工的第二階段工程,更將結合美國最大的皇后圖書館(Queens Library)系統,未來皇后美術館亦將加入成為皇后圖書館的眾多分支之一。

多變的形象

這次改造中的另一項特色,即是美術館外觀上賦予「多變」的形象。重新打造的外牆,結合多媒體視覺特效,在夜晚時可呈現不同的繽紛面貌,宛若電視牆一樣的搶鏡!白天時因玻璃面板緣故,同樣能散發出柔和的輕盈美感。如同百貨商場的高機能博物館,皇后美術館融合多項人文措施與便民設計,都讓這間將近百年歷史的建築有了嶄新的一面。

歷史典藏

此博物館成立是基於1964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展品收藏所成立的。當時這個博覽會是第二屆舉辦,舉行地點在法拉盛草原公園(由有「紐約建築大師」之稱的羅伯·摩斯[1] 設計,也是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場地。)此博物館有相當多重要的典藏品,除了繪畫之外,亦有現代攝影等。知名的收藏中,有數個在不同時代中,紐約市縮小比例模型。以及珠寶設計師蒂芬尼的作品Neustadt Collection of Tiffany Art。1994年曾委託設計師Rafael Viñoly重新設計內部展場。

參考文獻

  1. 羅伯·摩斯,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