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里柳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里柳江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元和十年(815年),一代文學宗師柳宗元來到柳州,把他人生的最後四年,留在柳江河畔的這座古城。[1]

中文名:百里柳江

朝 代:唐代

相關人物:柳宗元

性 質:江河

詳細介紹:詳見正文

景 觀:水上景觀

景觀介紹

柳州的古八景中,多數景觀與柳江有緣,人文景觀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江上眺望,有南潭魚躍、鵝山、飛瀑、天馬騰空、燈台返照等諸景。乘一葉扁舟順江而下,又見「龍璧回瀾」。至於沿江兩岸的其他景點更是星羅棋布,如龍鬚崖、鳳凰嘴、疊書岩、牛蹄岩等等。故這一段又有「百里畫廊」之美譽,不為過也。你看那龍鬚崖形肖,鳳凰嘴形美,牛蹄岩和疊書岩則形奇……般行景異,一個個奇妙的景點於你眼帘中紛至沓來,應接不暇。有的形態秀美,如詩如畫;有的危岩聳壁,如同天書。或象形,或狀物,無不形態萬千,意趣翻飛。更有那翠竹綿延,綠柳千行,將一脈碧水點染得丹青般美妙。難怪清人蔣鵬在《柳江舟行》詩中有云:「岸隱蘆花新月小,雲籠疏樹遠山徽。崖猿喚子含煙斷,沙鳥驚人踏水飛。」好一幅意境空靈而優美的舟圖!只是今天吟詠此詩雖令人神往,卻又驀然勾起「今月曾照古人不見今月」的滄桑意味,睹江而思,進而發思古之幽情,不勝唏噓而感喟。古人於江邊常見的猿猴喚子和沙鳥驚人的生態景象雖已逝去不可追尋,但柳江山河依舊,流水不腐。當代柳州人大可不必因此而抑鬱感傷,而應將此種情感轉化為愛我柳江之行動,保護沿江環境,植樹種柳,進而綠化之美化之開發之,使之萬古長青,容顏不老。 柳江之美的維護與開發,在於水體,在于山石,在於綠化,更在於人文景觀和自然山水的有機融合。以我勸之,「柳江百里畫廊」之最美者,濱江公園也。亦即所謂「柳州外灘」。該園沿河而建,長千餘米,東西相望,但卻隨形造物,頗具章法,深得園林意趣之妙。園內景點錯落有致,充分利用九曲柳江的山水景觀和城市風貌,採用因借、屏障、對比、框架和夾景等造園手法,將公園內外融為一體,使之既曲徑通幽,又縱橫開合,讓廣大遊客都能在不同的方位、角度和高程,領略到不同的園林山水風光。頗有蘇子瞻「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韻味。此外,還有當代柳州新八景中的「玉帶垂虹」和「柳堤環翠」等人文景觀,無不在為柳江增色,使之變得更嬌嬈、更美……

概述

初來乍到,他便對柳江一往情深,並在岸邊種柳植柑,興之所至,還賦詩一首《種柳戲題》:「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蔭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柳大人於詩中過謙了,據古《縣誌》曰:「柳候以身示教,柳人知學自此始。」其教化之功,真是善莫大焉,故柳人敬稱之為「柳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代先哲雖未如此提倡,但柳宗元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卻是始終如一的。柳宗元是經由桂林來到柳州的,不知是心情不好或有別的原因,他對灕江着墨不多,僅有「灕水斗石麻蘭高」(《寄韋衍》)和「崩雲下灕水」(《答劉連州邦字》)等寥寥數語。及至登上柳州城樓,臨江遠眺,看到柳江山環水復,嶺樹綿延,想到自己遠離京師,落拓羈絆,前程渺茫,於是觸景生情,寫下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的著名詩句。此詩一出,人們爭相吟詠,本是怨悵山水阻隔懷念友人之語,久而久之,竟嬗變為對柳江的禮讚,成為千古名句!真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歪打正着矣。柳大人若在天有靈亦當不覺一哂。而他真心讚譽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雖文名不及他的《永州八記》,卻不失為一部最早的柳州旅遊指南,其中涉及柳江之景多處。 水乃生命之源。作為柳州母親河的柳江,在那蠻荒漫長的史前時期就是孕育出在人類學上與「北京人」同等著名的「柳江人」,它是有靈性的。清澈碧綠的柳江上溯觸、龍二江而接湘南、黔東,下合郁、潯二水而銜接粵港,自古就是貫通桂西北百越民族和桂東南漢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河流全長逾千里,其中環繞柳州市區(露塘至洛維)就長達74公里,恰如一條碧綠的玉帶纏繞龍城,成為柳州一道獨特而亮麗的山水風景線。沿江兩岸,青山環立,竹柳千行,風光旖旎。河床之中又卵石夾沙,白石齒齒。水體清澈如灕江但比之更深廣,江面浩蕩似邕江又比之更悠長。一步三回首,好似一個辭家遠嫁的新娘,別情依依。

水上

柳州水上公交開通了!在柳江水面上,一支支水上公交開通,共四條線。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