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家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家姓》是一部關於中文姓氏的作品。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

《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姓氏舉例

下列讀音都為普通話讀音、姓氏部分由來:

趙Zhào:造父為周穆王駕車,穆王把趙城賜了給他,其後代以國為姓。趙匡胤是宋代的開國皇帝,據說趙姓放在第一位與此有關。

錢Qián:彭祖的孫子彭孚在西周朝廷中任錢府上士,其後人以其官為姓。

孫Sūn:周文王的一後代叫惠孫,他的後代以他的名字"孫"作為姓。

李Lǐ:皋陶的後人理征因得罪紂王被處死,其妻兒在一棵李子樹下摘果充飢得以活命,其後人為紀念李子的救命之恩改為"李"姓。

周Zhōu: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後代都以周為姓氏,還有以周文王或者周公的部分後人也以周為姓,以及唐朝時為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改為周姓。

吳Wú:周太王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建立吳國,其子孫稱為吳氏。

鄭Zhèng:鄭桓公遺族以國名為姓。

王Wáng: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後代。

鄒Zōu:最早出自姚姓,以地名為姓。姓名名典《姓觽》:鄒國,舜後,姚姓。舜帝後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 參見舜文化,虞舜文化

作品背景

《百家姓》既是一本啟蒙教材,也是一本記錄中國姓氏的書籍。其內容來源于姓氏的發展。在《百家姓》之前,有關姓氏的文字記載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

戰國時有史官編著的《世本》,記載黃帝至春秋時期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經逐漸毀壞。

歷史文獻的記載,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中國早起出現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當時的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編撰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很像一首四言詩,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由於內容與姓氏相關,《百家姓》的前幾個姓氏的排列是有講究的,如趙是指趙宋,既然是國君的姓,理應為首;其次是錢姓,錢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王的姓氏;孫為當時國王錢俶的正妃之姓;李為南唐國王李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