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雀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雀鎮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光、潢、商、新四縣結合部,距光山縣城38公里,水陸商運便捷,自古商貿繁榮,素稱豫南「小漢口」,是南茶北運的集散地、中轉站。全鎮總面積128.2平方公里,人口7.2萬(2018年)。境內有白雀園革命舊址群,明清古街等景區[1]

建制沿革

據《光山縣誌》記載,在明嘉靖十年以前,白雀園系一片田園土地,稱付家村,其兩側有大片竹園環繞,園林內常年宿集大量白毛紅嘴的白嫻鳥,人們視為吉兆,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稱「白雀園」,沿用至今。

到夏商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1世紀)屬揚州之域,

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屬弦之封國領地,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為曾國遷地,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弦被楚併吞,屬楚國

秦時(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屬九江郡,

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歸江夏郡正陽縣,

三國時期(220年--265年)屬魏國領地,

晉時(265-420年)屬弋陽之光山縣,

隋、唐、宋、元、明、清時期隸屬河南省布政使司光州縣[2]

1912年1月(民國元年)-1929年1月(民國18年)白雀園仍沿襲清代舊制,屬光山縣所轄;

1930年2月初,光山赤衛軍解放了白雀園,4月,中共白雀園區委、區蘇維埃正式建立,同年6月,又建立了中共白雀園市委、市蘇維埃;

1932年10月-1947年6月被國民黨光山縣政府控制;

1947年7月13日白雀園獲得解放,在白雀園建立光商縣;

1948年6月,光商縣與潢川縣南部合併為白雀縣,成立了縣民主政府

1949年改為白雀區,隸屬光山縣;

1958年4月撤區改鄉,1959年建立人民公社,1961年又改為白雀園區,1963年改為人民公社,直到1983年4月改為白雀園鄉人民政府,1986年改為建制鎮;

2005年全省鄉鎮機構改革後,雷堂鄉撤併到白雀鎮,新建制為白雀園鎮;

現轄棗崗、雙輪、陶崗、九里、葉沖、駱寨、鍾橋、楊圍孜、楊寨、羅山、馬山、土廟、李寨、賽山、賽一、老山、馮寨、張寨、龍寨、岳寨、新光橋、汪河、方寨、李榜、石仙、雷堂、朱堂、土門、雞冠、陳集、蓮花、沿河、新華33個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545個村民組,14597戶,6.27萬人,其中農村人口5.6萬餘人,鎮區常住人口3.2萬人。

視頻

白雀鎮 相關視頻

信陽白雀鎮傳承民俗文化,鬧元宵玩龍舞獅劃旱船齊登場

參考文獻

  1. 歷史文化名鎮——白雀園鎮,光山縣政府網,2017-3-29
  2. 白雀園鎮志,道客巴巴,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