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蠒烏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蠒烏絲 [bái jiǎn wū sī] 有黑欄的絹帛。可供書寫。[1]
宋 辛棄疾 《臨江仙·和信守王道夫韻謝其為壽時仆作閩憲》詞:「入手清風詞更好,細書白蠒烏絲。」
臨江仙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
臨江仙源起頗多歧說。南宋黃昇《花庵詞選》註:「唐詞多緣題。所賦《臨江仙》,則言仙事。」明董逢元《唐詞紀》認為,此調「多賦水媛江妃」,即多為詠水中的女神。調名本意即詠臨江憑弔水仙女神。近代學者任半塘先生據敦煌詞有句雲「岸闊臨江底見沙」謂詞意涉及臨江。「臨」本意是俯身看物;臨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國歷代所祭的水仙並不確定。像東漢袁康、吳平《越絕書》所記的春秋吳國功勳伍子胥受讒而死成為長江水仙,東晉王嘉《拾遺記》稱戰國楚大夫屈原為湘江水仙。此外,還有琴高、郭璞、陶峴各為不同水仙的記載。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國魏曹植筆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們祭祀的對象。
清康熙年間所編《欽定詞譜》卷十「臨江仙」條目下,選「臨江仙」十一體,可見其變體甚多,而且並無正體、異體之分。注曰:「宋柳永詞注『仙呂調』;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李煜詞名『謝新恩』;賀鑄詞有『人歸落雁後』句,名『雁後歸』;韓滮詞有『羅帳畫屏新夢悄』句,名『畫屏春』;李清照詞有『庭院深深深幾許』句,名『庭院深深』。」又有「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等別名。《樂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體,九十三字一體。《汲古閣本》俱刻作「臨江仙」。今據《花草粹編》校定,一作「臨江仙引」,一作「臨江仙慢」,故不類列。
按《臨江仙》調起於唐時,惟以前後段起句、結句辨體,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七字者,以和凝詞為主,無別家可校。其前後兩起句七字、兩結句四字、五字者,以張泌詞為主,而以牛希濟詞之起句用韻、李煜詞之前後換韻、顧夐詞之結句添字類列。其前後兩起句俱六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徐昌圖詞為主,而以向子諲詞之第四句減字類列。其前後兩起句俱七字、兩結俱五字兩句者,以賀鑄詞為主,而以晏幾道詞之第二句添字、馮延巳詞之前後換韻、後段第四句減字、王觀詞之後段第四句減字類列。蓋詞譜專主辨體,原以創始之詞、正體者列前,減字、添字者列後,茲從體制編次,稍詮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數多寡也。他調準此。
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是明代才子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的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被放在卷首,後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歌詞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