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薇
中國近現代女作家
出生 1893
逝世 1987
國籍 中國
職業 作家

白薇(1893~1987),原名黃彰,中國近現代女作家[1]

光緒十九年(1893)二月五日生於興寧縣南鄉渡頭(今屬資興市白廊鄉)秀流村人。

人物簡介

白薇(1893~1987年),女,原名黃彰、黃鸝,別號黃素如,生於資興市渡頭鄉秀流村,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全國著名女作家和「左翼作家聯盟」早期成員。有資料稱其最早筆名為白微。

主要作品

在60餘年創作生涯中,白薇著有大量詩歌小說劇本散文,代表作有劇曲《琳麗》、劇本《打出幽靈塔》、長篇小說《炸彈與征鳥》、長篇自傳體小說《悲劇生涯》等。資興市通過各種渠道,共收集、整理白薇作品詩歌120餘首、戲劇10餘部、長短篇小說、散文30餘篇等以及白薇遺物日記40餘冊、各個歷史時期照片60餘張、往來書信幾十封等,建成了「白薇書屋」。

生平經歷

白薇的父親黃晦早年曾留學日本,參加過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他雖是新派,但對女兒婚姻採取了封建衛道士的態度。白薇在家鄉時曾有過一次父母的包辦婚姻,在舅父的幫助下,進入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讀,期間由于思想激進,曾率領同學驅逐洋教士,被學校視為害群之馬,之後和其妹妹一起轉入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期間,白薇仍舊沒能擺脫包辦婚姻的束縛,父母一直逼婚,為阻止白薇出逃,校方甚至封鎖了學校。在妹妹和同學的幫助下,從學校圍牆掘洞逃脫,從上海乘船前往日本東京求學,此年為1918年。

白薇東渡日本,首先入東亞日語學校,之後考入東京御茶囗水高等女子師範學校,在校期間開始主修生物與數理,自學過美學、哲學和佛學,由於當時中國社會婦女地位地下,其本人受到過包辦婚姻進而受到逼婚、加上之後與父親的矛盾激化、妹妹步其後塵遭遇包辦婚姻,白薇憤而進而轉向主修文學。

返國

在日本留學期間,白薇曾和田漢的妻子易漱瑜同住一處,田漢教她們學英語,白薇從此開始研究文學,接觸到了很多世界名人原著,及日本文學作品。對他影響很大的就是學校一位叫中吉村藏的教授,中吉村藏鼓勵她多看些社會問題的書籍,後來她認真閱讀了這位英國著名社會戲劇家高爾斯華綏的《銀匣》、《爭鬥》等社會意識很濃的作品。1924年夏天,白薇遇見了中國學生福建漳州人楊騷,從此此人影響了她一生的感情生活。1926年初冬,白薇從長崎登上美國的遠洋輪返回了中國。

1927年春,白薇到武昌,經留日同學殷德祥介紹進國民政府總政治部國際編譯局擔任日語翻譯。業餘時間堅持寫作,不久又兼任國立武昌中山大學講師,教授日語、動物、植物等科目。7月15日,汪精衛等發動七一五事件。她辭去編譯局和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的職務,來到上海,加入創造社,她的名字列入《創造》月刊的執筆名單上,創造社對她的影響很大。1927年10月末,分別三年的男友楊騷也來到上海。

創作

在上海,白薇經楊騷的介紹開始了與魯迅交往。白薇的《打出幽靈塔》是個古典浪漫寫實的悲劇,描寫了大革命時期一個土豪家庭的分裂,這部作品刊登在魯迅《奔流》創刊號上,她的名字出現在郁達夫、柔石、馮雪峰等大手筆之列,從而成了當時「文壇上的第一流人物」。魯迅主編的另一份雜誌《語絲》,還刊登了白薇的獨幕劇《革命神受難》,由於這個劇本文辭犀利,思想激烈,國民黨政府因此對這個劇本給予過警告,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炸彈與征鳥》,長詩《春筍之歌》相繼在魯迅主編的刊物上發表。由於創造社和魯迅的影響,白薇成為「左聯」和「左翼劇聯」的早期成員,白薇也是《北斗》雜誌(丁玲主編,「左聯」機關刊物)的熱心撰稿人,還曾是田漢、夏衍主編的《舞台與銀幕》特約撰稿人。

日本侵占中國東三省以後以及中國的抗日戰爭期間,白薇先後寫出大量的作品,如《北寧路某站》、《屠刀下》、《中華兒女》等以及長詩《火信》、《祭郭松齡夫人》和《馬德里》,小說《受難的女人們》等等。抗戰期間在趙丹指導下,白薇的演出過董每戡話劇的《C夫人肖像》。1938年到廣西桂林,任《新華日報》特約記者,1942年在文化工作委員會第二組工作,1945年抗戰勝利後她到了上海。1947年,父親亡故,白薇回鄉奔喪期間,受何香凝之託,在老家湖南資興參加了游擊隊,公開身分是縣立中學教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北京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工作,後主動去北大荒生活七年,寫出不少反映北大荒生活的作品。

白薇一生自逃婚出走,之後由於感情糾葛一直未婚。1987年8月27日,白薇在北京逝世[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