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芒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芒鋪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白芒鋪鎮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道縣

白芒鋪鎮隸屬湖南省永州市道縣,介於東經111°38′2″~111°44′34″,北緯25°26′24″~25°33′45″。位於道縣東部,東與寧遠縣水市鎮交界,南與四馬橋鎮蚣壩鎮相鄰,西與蚣壩鎮上關街道接壤,北與白馬渡鎮柑子園鎮毗連。距縣城12千米。 全鎮總面積102.43平方公里,轄30個村,總人口26890人(2017年)。2011年,白芒鋪鎮工農業總產值4.01億元。 白芒鋪鎮境內屬平崗區,與寧遠交界處有把截大嶺,全鎮沒有大河,只有一條黎家興小河流入龍江、注入瀟水。省道323線穿越東西,蚣壩至白芒鋪公路橫穿南北與省道323線相連,簡易公路四通八達。鄉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水稻、茶油、烤煙、桐油、白芒皮(白芒皮是道縣一種土特產)等。 2013年,白芒鋪鎮被授予「永州市2013屆文明鎮」榮譽稱號。 [1]

位置境域

白芒鋪鎮介於東經111°38′2″~111°44′34″,北緯25°26′24″~25°33′45″。地處縣東部,東臨寧遠縣水市鎮,南抵四馬橋、蚣壩鎮,西靠蚣壩鎮、上關街道,北與白馬渡鎮柑子園鎮交界。距縣城12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5千米,總面積102.43平方千米。其中陸地97.57平方千米,占95.4%;水域4.86平方千米,占4.6%。

地形地貌

白芒鋪鎮境內屬丘陵區,東與寧遠交界有把截大嶺,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平均在海拔177米,最高點雙巴坳子海拔597.9米,最低點龍江橋處海拔172米。

氣候

東門街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降雨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

水文

全鎮只有一條黎家興小河流入龍江、注入瀟水。

自然災害

白芒鋪鎮主要為洪災、旱災、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1968年6月25日,西源水庫垮堤,造成7000畝水稻受災。旱災主要發生在夏、秋、冬三季,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89年8月,造成5000畝水稻,4700畝旱地作物受災。雹災平均每年1遇,最嚴重一次在2005年5月1日,降雹時間約30分鐘,涉及境內柱興、白泥山、潘家、繞塘、人和圩、小甲等行政村,造成350畝烤煙絕收。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1年,白芒鋪鎮耕地面積34631畝,人均1.04畝;其中水田27322畝,旱地7309畝。

水利資源

白芒鋪鎮灌溉用水主要靠水庫、山塘,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2座,骨幹山塘154口。

人口民族

2011年,白芒鋪鎮總人口3345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762人,城鎮化率14.23%。另有流動人口9244人。總人口中,男性18301人,占54.7%;女性15151人,占45.3%;14歲以下6490人,占19.4%;15~64歲25323人,占75.7%;65歲以上1639人,占4.9%。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3330人,占99.63%;另有瑤族122人,占0.37%。2011年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6.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7人。 26890人(2017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