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胸刺尾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印度洋海域。棲息於水質清澈的礁石區,白天成群活動,屬草食性,以藻類為食,行一夫一妻制。可做為觀賞魚,但是很難飼養成活,因為它們是很容易受到刺激隱核蟲(marine ich)感染。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輻鰭魚綱

目: 鱸形目

科: 刺尾鯛科

屬: 刺尾魚屬

種: 白胸刺尾魚

體長:23厘米

食性:以藻類為食

習性:白天成群活動

分布:印度洋

目錄

外形特徵

白胸刺尾魚平均長度為23厘米。 白胸刺尾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體藍色具有一個白色的胸。頭部黑色的有一條寬的白色從胸鰭基底到咽喉的條紋。在眼之下的沒有明顯的白色斑點或寬的白色條紋。背鰭黃色,臀鰭與腹鰭鰭白色。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28至30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3至26枚。尾柄上有硬棘,易傷人。

生態習性

白胸刺尾魚棲息於水質清澈的礁石區,水深0-85米。白天成群活動,屬草食性,以藻類為食,行一夫一妻制。

種群動態

白胸刺尾魚在西印度洋較為稀有,在塞舌爾,有不到5隻/千平方米的記錄;在科科斯群島,更低的記錄為平均0.51隻/千平方米;大陸近岸或裾礁的種群數量也不豐富。 1992年對馬爾代夫周邊海域的調查發現,其種群豐度相當高,平均每1千平方米35隻,礁坪地區,特別在環礁邊緣的斜坡地帶,其種群密度最為集中,而隨海水深度增加密度遞減。在東非海岸,一份1999年的海洋保護區記錄為4.4隻/千平方米。 2007年對印尼亞齊海岸沿線的視覺普查結果顯示,各地密度為:33隻/750平方米(潘泰)、21隻/750平方米(托潘)、巴生港為22隻/750平方米。 在肯尼亞,1978-2001年沒進行過重大漁業捕撈,其種群數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2003年調查數據)。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西部海域。 主要分布國家和地區:孟加拉、英屬印度洋領地、聖誕島、科科斯群島、科摩羅、莫桑比克海峽、印度、印尼、伊朗、肯尼亞、馬達加斯加馬爾代夫、毛里求斯、馬約特島、莫桑比克、緬甸、阿曼、留尼汪、塞舌爾、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坦桑尼亞、泰國、也門。

棲息環境

棲息深度:0-25米。 棲息在沿岸及島嶼的淺水珊瑚礁區,通常見於礁盤及其上端陡坡處。

飼養方法

粉藍吊性情暴躁而且非常活躍,當你把它放入水族箱中時,它就開始到處亂竄,東遊游西逛逛。在今後的日子裡,你幾乎看不到它在水族箱中有一刻停歇,睡覺的時候也一樣。如果它哪天停歇了,那恐怕是染病或快要死去了。所以飼養粉藍吊的水族箱必須足夠大,至少要300L以上,當然越大越好。如果你用小於1000L的水族箱去養這種魚,你只能飼養一條,甚至不能混養五彩吊、雞心吊這樣的近緣種。因為它們太喜歡打架了,如果在相對小的水體中出現了兩條勢均力敵的同類或形態相似的品種,老「住戶」會馬上游過去,拚命地圍繞着新來的轉圈,然後開始用自己的尾柄刺竭力剮蹭那條魚。鋒利的尾柄刺如同手術刀一樣,很快就可以為新來的身上留下許多冒血的傷口,它甚至被剮瞎眼睛,最後死亡。即使是飼養在1000以上的大水族箱中,也最好把要飼養的數條粉藍吊同時放進去,這樣可以避免因為進入先後順序而引起的強弱之分。粉藍吊雖然有美麗的藍色外衣,但那並不是永久的。如果你的飼養水不能保持硬度和酸鹼度穩定維持在較高的合理值內,那麼粉藍色的外衣會很快退色,數周就能變成灰色或慘白色。為了維持粉藍外衣的顏色,最好把碳酸鹽硬度(KH)穩定在7以上,pH穩定在8.4。食物的是否豐富也直接影響到粉藍吊的顏色,雖然這些饞嘴的傢伙更喜歡吃肉(如:蝦肉、魚肉),但如果沒有植物性食物的補給,美麗的顏色一樣會消退掉。

注意事項

粉藍吊從不啃咬珊瑚,對於有珊瑚的水族箱這真是一個優良品質。但是這種魚的游泳速度超快,搶食效率誰也比不上,如果和一些覓食速度慢的魚(如海馬、鰻鱺等)飼養在一起,那些苯傢伙恐怕就要餓死的。

知 識

白胸刺尾魚學名:Acanthurus leucosternon,由英國作家、動物學家--愛德華·特納貝·內特(Edward Turner Bennett)於1833年命名。[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