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線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線疝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白線疝是發生在腹壁中線(即白線)的腹外疝,絕大多數發生於臍與劍突之間(在兩者中點的較多),故也稱腹上疝。白線疝除腫塊外多無顯著症狀,有時會誤診為腹壁脂肪瘤。手術是治癒白線疝的唯一有效方法。
病因
白線是由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合併融合而成的,融合處兩側肌鞘纖維交錯成網狀,如果纖維交錯時出現較大的網眼,就可能形成腹白線上的薄弱點而導致白線疝的發生。
臨床表現
由於白線疝的薄弱缺損多較小,此處的腹膜外脂肪較豐富,因此在發病早期,通過缺損突出到體表的主要是腹膜外脂肪組織,因此75%以上的患者除了上腹壁中線位置有包塊外並無不適症狀,容易誤診為腹壁脂肪瘤。以後隨着缺損的逐步變大,腹腔內的大網膜、腸管等也可突出,這時患者會出現包括上腹部鈍痛、燒灼痛或痙攣性疼痛的表現,可伴有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和嘔吐等。比較典型的疼痛是在用力時的上腹痛,常於彎腰和站立時加重,仰臥位時減輕。
診斷
多數患者通過病史採集和體格檢查即可作出診斷,需注意與腹壁脂肪瘤的鑑別。體檢時可在腹中線上觸到一個包塊,當患者伸展、咳嗽時腫塊變得更明顯,平臥後可觸摸到缺損。但肥胖患者不易捫及腫塊,需進一步做腹壁的影像學檢查,諸如超聲或CT等才能明確診斷。實時超聲顯示疝囊內的腸管蠕動或CT掃描顯示腹壁腫物內有腸襻內造影劑或空氣構形,也可以看到白線位置的缺損。
治療
白線疝發生嵌頓的概率很低,缺損小、同時沒有症狀的白線疝可不必治療,予以臨床觀察。如果包塊逐步增大或者患者出現腹痛、腹部不適的則需進行手術。對於僅有腹膜外脂肪而無腹腔內臟器脫出的白線疝,可採用開放手術,先游離突出的腹膜外脂肪,對於缺損很小的患者可直接縫合缺損;缺損稍大的可以游離腹膜前間隙然後放置補片。對於缺損較大的白線疝,手術方法接近切口疝,也可以採用腹腔鏡修補,但需要對突出的腹膜外脂肪做適當處理,使其在手術後可以產生明顯變化。
預防
白線疝往往是白線處有先天性薄弱缺損所導致的,不能完全預防,但避免或減少使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減肥,可以降低白線疝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