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石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石村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白石村

行政區類別;村

所屬地區;安徽省東至縣張溪鎮

人口數量;2000多人

白石村池州市東至縣張溪鎮的一個行政村。[1]

張良後裔聚集古村落

張良後裔聚集古村落--白石村

因坐落在升金湖的南岸的石頭山下,又因村人幾乎全為張姓而習慣稱其為"白石張"。是池州境內僅有的一處張良後裔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據《張氏宗譜》記載,在這裡居住的幾乎全是張姓,民居為徽派建築,布局精巧。村莊有九弄13巷,全村有400餘戶、2000多人口。據《東至縣誌》記載:"白石張氏系漢初謀臣張良的後裔,其51代孫張貴三元末避亂徙入邑境,現已繁衍20餘代。 "新編《東至縣誌》記載:"坦埠鄉白石村西的長墩(又名團墩),曾出士夾砂紅陶片,是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之一。"另據史料記載,宋建炎4年(1130)岳飛奉命率部轉戰皖南,直抵池州,其部將楊白為抵禦金兵,曾在白石村西的山中駐守很長時間,這個山寨後人稱其為楊白寨,至今仍遺有兵營舊址。2008年清明,村人按族譜圖索驥,在村頭楓樹壠倒地木形發現了一世祖張貴三墓碑及世祖古墓群,證實了史志記載的翔實。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傳為漢初城父(《後漢書淳》雲:"張父",即今安徽亳州市東南人。)他身處亂世,胸懷國亡家敗的悲憤,投身於倥傯的兵戎生涯,為劉邦擊敗項羽以及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官拜大司馬之後,辭官歸隱,是漢初唯一一位甚得始終的人,今人張永樂曾作《白石謠》贊道:炎黃子孫,白石張村;良相後裔,貴三傳人;25代,明清至今;三百餘戶,二千人丁;地處偏僻,世代農耕;吃苦耐勞,善厚做人;村風古樸,脾性率真;勤儉度日,代代傳承。白石張村是臨水建邑的典型代表。它具有獨特的歷史背景,優美的自然風土和血脈相承聚族而居的鮮明特點。這個村座落在煙波浩淼的升金湖畔,大大小小的山脈沿湖蜿蜒,古時的張姓人很注重風水,600年前選址時,就以"喝形"為依據,將村莊建在沿湖山脈之下,以張姓宗祠分界,分上村、下村,從村莊地形圖上看,就像鳳凰展翅,有首民謠說:"左虎山右龍山,前有筆架山,後有羅漢山,背倚鳳形,如蛇似龍。"因這裡屬卡斯特地貌,山上有雲母、石英和石灰石,都呈白色,所以村莊取名"白石村"。據井盆張氏宗譜記載,這裡居住的幾乎全是張姓,民居為徽派建築,布局精巧。鼎盛時期,"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村莊有九弄13巷,400餘戶,2000多人口,村頭山上建有碉堡,常年架兵器保護,進出白石張村,主要是通過水路的黃湓河直通長江到安慶城,那時的村寨,宛如一座城堡,張姓族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過着農耕桑麻,捕魚撈蝦的生活。隨着年代的更迭,時事風雲的變換,白石張村在抗日戰爭期間,遭受日寇飛機的轟炸,使這一古村落變成一片廢墟和瓦礫,但村落遺址尚存,勤勞頑強的白石張人就在這片廢墟上,在不打亂原來格局的基礎上,重建自己的家園,使這個村仍保留九弄13巷的模樣,並將宗祠門前的七口深井圍成一個半月形的池塘,種上蓮藕,變成村中間一口美麗的荷花塘,四周擺放16口古時遺下的旗鼓,使這個古村落又透出一絲古風古韻來。儘管現在經過移民建村,在老村莊門前的高坡上又新建了四個新村,但老村的風貌依在,從坦埠乘車直抵村口,古村的風貌就會展現在你的面前。更為奇特的是,白石張村的西面是遼闊的升金湖,沿湖岸有奇妙的堆石景觀,村周圍的山間有起鳳閣、觀音洞、敞口洞等廟宇;村南筆架山,似一尊筆架臥湖邊,站在山頂上可遙望安慶迎江寺;村東的茅岡嘴是延伸至升金湖中的一個半島,是人們泛舟垂釣和觀鳥的好去處。今人張永樂作有《茅岡嘴》詩云:"春綠灘頭白鷺飛,夏漲夜水漫湖圩。秋采菱角魚蝦躍,冬現濕地鶴雁歸。"村中間的七井塘,更是村民們六月天賞荷的好地方,有詩云:"先祖巧修七井塘,明保風水實消防。斑剝旗鼓四周立,荷紅鯉肥掩滄桑。"在白石張村,你如果作一日游,還可以品嘗到現打現撈的升金湖的金絲鯉和手板鯽,享受湖邊的美味大餐。

相關視頻

白石村:守住綠水青山 留住最美鄉愁

參考資料

  1. 探訪石台白石村 , 鴻蒙 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