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眉秧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眉秧雞
White-browed Crake

Hiyashi Haka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Porzana cinerea

目/科/屬  鶴形/秧雞/斑秧雞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17-19cm/17-55g

別名:白眉田雞、灰秧雞,雌雄同型。虹膜紅色。嘴黃色、嘴基紅色。腳黃綠色。

  • 成鳥
  1. 黑色過眼線,眼後偏褐色,其上、下有白橫紋。頭頂至後頸灰褐色。
  2. 體背大致棕褐色,有黑褐色軸斑及淡有羽緣。臉及體下淺灰色,喉色較淡。
  3. 脇及尾下覆羽淡黃褐色。

棲地&習性

棲息於淡水或鹹水,永久到短暫的沼澤濕地,植被茂密地區。

在水面、植葉與泥地表層取食。

主要昆蟲,水蜘蛛,青蛙產卵和小魚;還有水生植物的種子和葉子為食。

繁殖

歐洲,5月至7月;摩洛哥,5月,繁殖條件4月;埃塞俄比亞,七月;坦桑尼亞,繁殖條件:4月;馬拉維。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極少出聲,發出快速重複的「 chika」 聲。

外觀相似性

小秧雞嘴基不紅,眼無上、下白橫紋。背有顯著白色斑紋。脇及尾下覆羽有黑白相間橫紋。

分佈

東南亞和大蘇打,通過菲律賓蘇拉威西莫盧卡斯和小蘇打,到達新幾內亞和北澳大利亞,E到密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從S到瓦努阿圖新喀裡多尼亞)到WC波里尼西亞(斐濟和薩摩亞)。日本S也曾是火山(Iwo)。[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White browed Crake (Porzana cinerea)
White-browed Crake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