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瀨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瀨鄉位於安溪縣西北部,北緯25°16′,東經118°01′,距離縣城39公里,東與湖頭鎮半山村接壤,西靠劍斗鎮東陽村,南與湖上鄉飛亞村隔溪相望,北與永春縣玉斗鎮毗鄰,轄5個行政村。全鄉總人口10007人,總面積43.1平方公里。[1]

中文名:白瀨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安溪縣

地理位置:安溪縣西北部

面 積:43.1 km²

下轄地區:白瀨、下鎮、長基村等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10007人

概況

安溪縣轄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晉江西溪上游,北緯25°16′、東經118°01′。東與湖頭鎮接壤,西靠劍斗鎮,南與湖上鄉隔溪相望,北與永春縣毗鄰。面積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301人(2010年六普)。轄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白瀨村,距縣城46千米。漳泉肖鐵路和307省道過境。

沿革

宋屬金田鄉常樂里,明清屬常樂里。民國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八社鄉。

1949年後,先後分屬清溪區、第四區、第十二區、劍斗區和湖頭區。1958年10月屬湖頭公社,1961年8月屬湖頭區。1965年12月析劍斗公社的長基、寨坂大隊和湖頭公社的下鎮、白瀨大隊歸白瀨林場領導。1984年8月以林場轄區域設立白瀨鄉,大隊改為行政村。

1991年5月,白瀨村析出上格村。1992年,白瀨鄉面積31.84平方千米,1645戶8260人,鄉政府駐白瀨,轄白瀨、下鎮、長基、寨坂、上格5個行政村和鄉辦橫坑坂茶果場;白瀨林場面積13.32平方千米,有中路、寨坂、下鎮、白瀨、佛仔格、土地壇6個工區,在場175人。2000年常住人口8229人(五普)。2003年末,人口9743人。

白瀨自古隸屬湖頭。宋、元、明、清均屬常樂里; 民國屬長坑區、第二區、第三區、第二區、八社鄉。

解放後,先後分屬清溪區、第四區、第十二區、劍斗區和湖頭區。

1958年屬湖頭公社,

1959年建立國營林場,

1961年改屬湖頭區;

1965年12月析劍斗公社的長基、寨坂和湖頭公社的下鎮、白瀨,歸白瀨林場,以場帶隊。

1984年8月,以場轄區域建立鄉政府。

行政區劃

至2005年,轄白瀨、下鎮、長基、寨坂、上格5個村和白瀨林場。

地理環境

白瀨鄉位於安溪縣西北部,北緯25°16′,東經118°01′,距離縣城39公里,東與湖頭鎮半山村接壤,西靠劍斗鎮東陽村,南與湖上鄉、長坑鄉飛亞村隔溪相望,北與永春縣玉斗鎮毗鄰

白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19度,年降水量1700毫米左右。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7.5%。

人口

至2010年底,總人口為8301人。

經濟發展

2001~2002年,白瀨鄉立足鄉情,理清思路,集中力量打好基礎設施、招商引資、扶貧攻堅、小康建設等事關白瀨發展大局的攻堅戰,白瀨鄉思想觀念、經濟環境、教育質量、生活水平等方面都發生較大變化,基本實現溫飽型小康。2002年,白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4143萬元,比2000年增長55.2%,其中農業產值2349萬元,工業產值1794萬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55.4%和54.8%;鄉鎮企業總產值4000萬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4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52元,分別比增44.5%、39.5%和9.5%。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成效,先後有8個單位(村)被評為文明單位、文明村、五好家庭等。黨建工作全面加強,兩年共發展黨員12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7名,培養村級後備幹部33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果,給予黨紀處分30人,其中開除黨籍5人。

2002年度,白瀨鄉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1~2002年度文明鄉鎮,宣傳思想工作、機關效能建設、教育工作、「信訪三無」、食用菌生產、森林防火等工作被評為先進單位。

改革開放以來,白瀨鄉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很大發展。白瀨鄉黨委、政府深入實施「工業強鄉、茶業富民」戰略,依託白瀨水力資源和礦產資源,積極構建電力、礦產、林茶三大產業,有效地推動了經濟社會事業持續快速發展。2006年,白瀨鄉工農業總產值856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710萬元,農業產值285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740萬元;財政總收入1001萬元,其中地方級3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90元。被縣委、縣政府授予2001—2002年度文明鄉鎮,2003—2006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立足白瀨,依託湖頭工業區,對接劍斗、感德衛星集鎮,充分利用省道307線交通便捷優勢,將白瀨建設成青山綠水,以資源型經濟為導向的生態式經濟繁榮帶。

基礎設施

全鄉水力資源豐富,建有8家水電站,已投產的水電裝機容量3.84萬千瓦。屬省網供應區,電力供應保障穩定。郵電通訊設施完善,移動、聯通、泉靈通信號覆蓋全鄉,村村通程控電話,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電台廣播。

白瀨鄉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11萬元。完成鄉通村水泥路總里程16.5公里建設;

完成通往境外及境內公路主幹線拓寬改造;完成鄉政府到省道307線800米路段的硬化,並架設路燈;擴建鄉政府辦公大樓,建造水泥籃球場,美化綠化政府周邊環境,改善辦公條件。

建設中學食堂、學生宿舍樓,寨坂、長基小學教學樓及各村小學配套設施。完成寨坂圓潭仔、長基五龍山角落、上格洋上崗角落等3處人飲工程。

實現村村通程控電話,2001年開通白瀨境內3個移動電話通訊基站,使移動電話通訊網絡覆蓋全鄉90%以上的村落。配合縣電力公司對白瀨鄉各村實行電網改造,實現城鄉同網同價。

視頻

安溪縣白瀨鄉代表隊《厲害了, 我的國》--2018年安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