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尾地鴉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尾地鴉1

白尾地鴉(學名:Podoces biddulphi):是一種體形較小的鴉科鳥類,體重102-141克,體長267-312毫米。雄雌同形同色,頭頂至後頸的羽毛黑色,略帶藍色的金屬光澤;頜部羽色亦為黑色;臉部、耳羽、頸側均為黃沙色;背部、肩羽、腰部為深至褐色的沙黃色;翅上覆羽與肩羽同色;初級飛羽白色,端部黑色;次級飛羽紫黑色,端部白色;尾上覆羽乳白色;尾羽白色,但兩枚中央尾羽具黑色羽干;下體自喉部至尾下覆羽均為污白色;喙黑色且長而下彎;足黑色;虹膜褐色。主要棲息于山腳乾旱平原和荒漠地區,尤以植被稀疏的沙質荒漠地區較常見。留鳥。主要在地面的荒漠間奔跑、活動和覓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除危急情況,一般很少飛翔。是雜食性鳥類,也是中國新疆唯一的特有鳥類。

簡介

1874年1月10日,一名受命在中國新疆地區收集情報的英國軍事間諜約翰·比德爾夫(John Biddulph)上校,在新疆巴楚地區以北低矮的叢林中,發現了一群形似松鴉而尾部呈白色的奇異鳥類。比德爾夫上校是一個鳥類愛好者,他捕捉了這群鳥中的一隻並將其製成了標本。不久,英國業餘鳥類專家、著名政治家艾倫·休姆(Allan Hume)在仔細研究了比德爾夫的標本後,將比德爾夫發現的這種鳥歸於地鴉類,並將其命名為「比德爾夫地鴉」。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並深入研究白尾地鴉。自人類發現白尾地鴉的100多年以來,這種生存在中國塔克拉瑪干大漠的最大的鳥種數量不斷減少。據比德爾夫、艾倫·休姆等研究者在巴楚地區的考察報告中顯示,白尾地鴉當時還是一種「經常可以見到」的鳥類。然而,2004年的7月,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先生經過實地考察後,得出結論:塔克拉瑪干現存的白尾地鴉總數已不足7000隻。作為瀕臨滅絕的鳥種,白尾地鴉已被編入了「亞洲鳥類紅皮書」之中。白尾地鴉大概是地球上最不為人所知的物種之一,它的棲息地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塔里木盆地是一個極為封閉的環境,南北寬500-700公里,東西長800-1000公里,周圍有天山、崑崙山和帕米爾高原環繞。塔克拉瑪干位於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85%的沙漠為流沙,被稱為「生命的絕地」。這裡年降水量僅為50毫米,而年蒸發量則達到了3200毫米以上,屬於極度乾旱地區。1月氣溫最低可達零下30℃,而7月最高氣溫則達到了零上48℃,而地表溫度可以超過70℃。無垠的沙漠本不適於鳥類的生存,而塔里木盆地周邊的山地則限制了白尾地鴉向其他地方的擴張。但白尾地鴉居然選擇了這裡作為自己唯一的家園

評價

白尾地鴉雌雄羽色相似。全身羽毛主要為乳褐色,頭頂至枕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枕部羽毛延長,形成一個闊而短的羽冠披於枕部,在淡色的頭上極為醒目。眼先、眼周、頭側和頸側乳皮黃色,翅上大覆羽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最外側羽緣白色。初級飛羽中部白色,基部和端部黑色,越往內黑色端部越縮小,而白色範圍範圍越大,到最內側初級飛羽全部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型白色端斑。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黑色具紫色光澤和白色尖端。最內側三級飛羽不僅尖端白色,內翈白色。中央尾羽乳皮黃色具黑色中央紋,其餘尾羽白色具黑色羽干紋。頰黑色具乳皮黃色羽緣,頦、喉亦為黑色具較寬的乳皮黃色羽緣。虹膜褐色,嘴、腳黑色。世界上對白尾地鴉的研究,尚且處於一片空白。20世紀80年代開始,由馬鳴領導的「新疆地鴉研究小組」開始第一次系統地從事地鴉的研究與保護工作。這一工作,先後得到了全球綠色資助基金、香港觀鳥會、「中國自然保育基金」和日本野鳥會及經團聯自然保護基金的大力支持。從2002年開始,白尾地鴉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綠洲學者獎勵基金」及「所長獎勵基金」特別支持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際鳥盟、新疆保育基金和中國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項目」等對其都有一定額度的資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支持。通過研究,研究小組已經對白尾地鴉的生活習性、分布狀況和物種數量有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2004年4月,由馬鳴等人撰寫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特有物種——白尾地鴉》一書出版,書中展示的大量白尾地鴉及其巢、卵的照片,都是首次面世。該書的出版,填補了國內外學術領域的空白,標誌着中國對白尾地鴉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