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姆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姆鄉隸屬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地處武義縣西部,東與王宅鎮接壤,東南、南與俞源鄉為鄰,西南連接桃溪鎮,西、北與婺城區箬陽鄉、安地鎮交界,東北與壺山街道毗連,距武義縣城19千米,區域總面積103.5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白姆鄉戶籍人口為12339人。 民國初,屬武義縣港源鎮;1983年7月,由白姆公社改為白姆鄉。截至2020年6月,白姆鄉轄1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白姆村港源路178號。 截至2019年末,白姆鄉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1]

歷史沿革

民國初,屬武義縣港源鎮。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屬雙岩鄉。 1950年冬,建白姆、麻陽、後樹3個鄉。 1956年,屬紅旗、勝利鄉。 1958年初,屬躍進鄉。 1961年10月,屬白姆、後樹公社。 1983年7月,由白姆公社改為白姆鄉。 1992年5月,後樹鄉併入白姆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轄白姆、中宅、下宅、白壇下、後金、順治寺、伍家塢、謝坑、橫山、高畈、小同、八百、群豐、麻陽、塢馱畈、沿朱嶺、龍潭、黃斜、長蛇形、松樹下、元明寺、下徐宅、黃泥坑、河山、水閣、董處、西田、桑葉塢28個行政村;下設9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白姆鄉轄11個行政村:董處村、白姆村、橫山村、伍家塢村、八百村、水閣村、松樹下村、長蛇形村、麻陽村、金壇村、外麻陽村,鄉人民政府駐白姆村港源路178號。 [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姆鄉地處武義縣西部,東與王宅鎮接壤,東南、南與俞源鄉為鄰,西南連接桃溪鎮,西、北與婺城區箬陽鄉、安地鎮交界,東北與壺山街道毗連,距武義縣城19千米,區域總面積103.54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白姆鄉有耕地10623畝,人均0.87畝;可利用林地13.43萬畝。白姆鄉麥飯石資源豐富,大型麥飯石礦藏儲量達1800萬噸以;境內後樹砩礦是省內特大型礦山,儲量達800萬噸。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總人口有1215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69人,城鎮化率19.5%;另有流動人口705人。總人口中,男性6370人,占52.4%;女性5780人,占47.6%。14歲以下1145人,占9.4%;15—64歲9248人,占76.1%;65歲以上1757人,占14.5%;以漢族為主,達11808人,占97.2%;有畲、布依、壯等16個少數民族,共342人,占2.8%,其中畲族276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7%。2011年,白姆鄉人口出生率10.7‰,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3.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1人。 截至2019年末,白姆鄉戶籍人口為12339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白姆鄉財政總收入392.6萬元,比2010年增長8.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2萬元,比2010年增長27.0%;人均財政收入323元。2011年,白姆鄉農民人均純收入5352元。 截至2019年末,白姆鄉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個。

農業

2011年,白姆鄉農業總產值2204.09萬元,比2010年增長19.3%,農業增加值占全鄉生產總值的25.8%。2011年,白姆鄉生產糧食4956噸,人均408千克,其中水稻4497.1噸。蔬菜種植面積5030畝,產量7948噸,其中茭白2000畝,產量480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489畝,產量99噸;豆類種植面積890畝,產量96噸;茶園面積9760畝,產量987噸。2011年,白姆鄉生豬飼養量9628頭,年末存欄4463頭;羊飼養量1083隻,年末存欄842隻;家禽飼養量16.87萬羽,上市家禽10.42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132.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1.4%。2011年,白姆鄉水果種植面積298畝,產量209噸,主要品種有梨、橘子、櫻桃等。

工業

2011年,白姆鄉工業總產值為1.07億元,比2010年增長13.6%,工業增加值占全鄉生產總值的27.7%。2011年,白姆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327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億元,比2010年增長14.8%。

商貿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有商業網點65個。2011年,白姆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16萬元,比2010年增長7.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40萬元,比2010年增長3.7%。

金融業

2011年末,白姆鄉各類存款餘額為790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3702萬元。 [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35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1所,在校生202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白姆鄉教育經費達223.8萬元,比2010年增長8.0%;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21.1萬元,比2010年增長13.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18.4萬元,比2010年增長12.0%,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6.2%。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64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2500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白鶴殿、聖婦殿廟會及後樹鬥牛。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固定資產總值146.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5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白姆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7萬人次。2011年,白姆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438人,參合率96.0%。

社會保障

2011年,白姆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0戶,人數322人,支出49.26萬元,比2010年增長15.0%,月人均128元,比2010年增長17.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14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3人次,支出18.9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13人次,支出6.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0.3萬元。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5276人,參保率43.0%。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郵政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8千米,鄉村通郵率92.8%;有固定電話用戶1070戶,移動電話用戶3718戶,寬帶接入用戶447戶。[5]

交通

截至2011年末,白姆鄉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24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白姆鄉因鄉人民政府駐白姆村而得名。

民俗風情

白姆鄉每年十月初六舉行鬥牛節,觀瞻者達萬人以上。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慶賀聖婦娘娘生日,為紀念救劉秀脫難的聖婦;鄉民搭台唱戲、紅轎踩街,未婚或已婚未育男女則祈禱喜結良緣、早生貴子。[6]

風景名勝

大紅岩

大紅岩坐落於劉秀壟景區中心;因景區中有一高300餘米、寬650餘米呈赫紅色的砂礫沉積巨岩橫空出世而得名。該景區相傳漢光武帝劉秀曾在附近避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