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桃溪鎮位於武平縣北部,距縣城44千米。武(平)(長)汀公路過境。桃瀾河經本鎮小蘭村注入汀江。地理坐標位於北緯25度21分50秒,東經116度11分30?秒,東與本省長汀縣、上杭縣相鄰,南鄰廣東,北鄰江西,是一個十分典型的閩、粵、贛交界處的鄉鎮。全鎮轄15?個行政村。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6972公頃,常住人口11570人。[1]

中文名稱: 桃溪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武平縣

下轄地區: 桃溪、小蘭村、亭頭村等

政府駐地: 桃溪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區碼: 364303

地理位置: 武平縣北部

面 積: 16972公頃

人 口: 11570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F

鄉鎮概況

桃溪鎮位於武平縣北部,距縣城44公里,總面積179平方公里。全鎮轄15個行政村,4532戶,25115人。

行政區劃

350824105:~201桃溪村 ~202新礤村 ~203亭頭村 ~204田雁村 ~205新田村 ~206江坑村 ~207魯溪村 ~208新貢村 ~209湘溪村 ~210湘坑村 ~211洋畲村 ~212湘里村 ~213小蘭村 ~214新華村 ~215新蘭村

歷史沿革

1949年後桃溪鄉與小瀾鄉合併為武平縣桃瀾區,1958年設十月公社,1959年更名桃溪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建鎮。1997年,轄桃溪、新磜、亭頭、田雁、新田、江坑、魯溪、新貢、湘坑、洋畲、湘里、小瀾、新華、新瀾、湘溪15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桃溪。

人口發展

勞動力資源豐富,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員多。全鎮有外出務工經商人6000人,占全鎮勞動力11538人的52%。其中從事不鏽鋼裝潢行業的有4800人,遍布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及東南亞各國,成為全國不鏽鋼產業的主力軍。2017年,常住人口11570人。

自然資源

桃溪鎮自然資源比較豐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鎮有耕地1.16萬畝,林地22萬畝,森林資源覆蓋率達90%;可開發水電資源7000多千瓦,現有水電站9座,裝機容量達5410千瓦;礦產資源主要有螢礦石、石英石,其中營礦石儲量2萬多噸。遍布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勞動力,成為不鏽鋼裝潢的生力軍。

特色物產

桃溪的主要特產是茶葉,素有"綠茶之鄉"之美稱。自1976年開始發展茶葉生產,到全鎮擁有茶園9200餘畝,可採茶園8000餘畝,主要以生產毛峰、炒綠、偏型茶和螺型茶等名優茶。桃溪綠茶品質優良,清香可口,曾多次榮獲省、市"優質茶"稱號。茶葉已逐步成為該鎮的特色產業。

據史書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這裡青山環抱、山勢連綿、綠水長流,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修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長冬短的特徵,最高海拔1123米,最低海拔245米,?垂直地域的差異,又形成了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的小氣候區,這種氣候和這裡肥沃的土質很適宜茶果和農作物的生長,較大的高低海拔差為發展反季節收作物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茶葉是桃溪大宗農副產品,自1971年開始種茶以來,茶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擁有茶園面積9323畝,年產綠茶300餘噸,擁有成套茶葉加工機械58套,?是福建省的主要綠茶生產地之一,所產綠茶多次被省、市評為「名、優、特」產品,是福建省六大名茶之一。1990年以來,先後有6位台商在桃溪投資種茶,外省尤其是廣東、浙江省來我鎮投資有為數也不少。由於桃溪獨特的氣候和土質,對茶葉生長極期有利,所產綠茶多次經有關部門測定為無公害農產品。桃溪已成為名符其實的「茶葉之鄉」。

預算收支總體情況

2019年,桃溪鎮人民政府收入預算為767.32萬元,比上年增加300.97萬元,主要原因是項目、人員工資福利等增加。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767.32萬元,基金預算財政撥款0萬元,財政專戶撥款0萬元,其他收入0萬元,單位結餘結轉資金0萬元。相應安排支出預算767.32萬元,比上年增加300.97萬元,其中:人員支出504.11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245.21萬元,公用支出18萬元,項目支出0萬元。

視頻

印象桃溪鎮 武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