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蘭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蘭瓜,又名蘭州蜜瓜,原名華萊士,原產於法國。白蘭瓜一般重量為1.5-2公斤,皮厚瓜甜,汁豐肉嫩。

在中國,白蘭瓜是從美國引入此栽培種,成為蘭州的特產。以蘭州市城關區青白石鄉的產品最為有名。

為一種厚皮甜瓜,其形呈圓球狀,每隻重約1.5一2.5公斤。

皮白且硬,陽面有淡黃色暈瓤呈綠色,內腔小,含糖量高達13一16%,並富含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耐貯藏,宜於儲運。

瓜肉翠綠,囊厚汁豐,脆而細嫩,含糖量高達15%左右,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譽。

這種瓜不僅香甜可口,富有營養,還有清暑、解渴、開胃、利尿之功效。不僅供應國內各地,而且遠銷海外,在國內市場上被稱為"蘭州蜜瓜"。

白蘭瓜原產於美國的紅海、京東一帶。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白蘭瓜 別稱 蘭州蜜瓜,華萊士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葫蘆科 白蘭屬 白蘭瓜 分布區域 中國蘭州溫帶地區 拼音名 Bai Lan Gua

簡介

[1]白蘭瓜是甜瓜的一種,原產於美國,美國人把它叫"蜜露"。

1944年,美國土壤學和水土保持專家羅德民趁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問蘭州的機會,托他將種子帶到蘭州,白蘭瓜自此 名揚中國。

河西走廊的氣候及各種自然條件適合白蘭瓜的生長,故白蘭瓜也曾稱雄河西。

地近沙漠的民勤縣,陽光輻射強烈,晝夜溫差甚大,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使白蘭瓜富含糖分,品質優秀,瓜肉淡綠且呈半透明狀,宛如翡翠(間或也有杏黃色)。

其瓜味甘甜、汁液豐富、香氣濃郁、芳醇爽口,真是"色如玉、甜如蜜",不愧瓜中一絕。

由來

1943年,時任甘肅省建設廳廳長的張心一博士,邀請美國著名的生態學家羅德明博士來蘭州幫助研究解決乾旱問題。

羅德明認為蘭州很適宜種植甜瓜,並答應回國後捎一些"蜜露"瓜種,在蘭州試種。

次年元月,美國副總統華萊士在訪華途經蘭州時,親自將羅德明捎的"蜜露"瓜種子交給張心一。

1954年經張心一組織在蘭州地區的砂田裡試種成功,因種子系華萊士攜來蘭州,故將此瓜起名"華萊士",以示紀念。

建國後一度改名為"蘭州瓜",1956年,時任甘肅省省長的鄧寶珊先生,取此瓜皮純白而獲源於蘭州之意,提意更名為"白蘭瓜",沿用之今。

白蘭瓜在蘭州試種成功後,便被推廣到皋蘭忠和、水阜、什川、石洞等鄉村,經40多年栽培已成為皋蘭傳統特產。 種瓜,每畝種1200餘株,植株強壯,每株留瓜1枚。

群眾將其生長狀況概括為:"四個扁擔八個叉,四十八片葉子一個瓜" (即每株4枝主秧,8枝側秧,48片葉子留瓜一個)。

瓜重約1.5公斤,含糖量一般達12%左右,好的可達16%左右,瓤厚汁豐,脆而細嫩,吃時瓜糖盈口,甜美清涼,滿頰清香,直透心脾,有"如露如蜜"之說。

群眾戲曰:"白蘭瓜拌炒麵,笑死尕老漢"。過去主要在旱砂田種植,近年來,隨着地膜覆蓋和大棚技術的推廣,開始採用大棚套小棚,再壓地膜的種植方式種植,提高了瓜品質量,提早了上市時間,效益大增。

現在,種植面積約2000多畝,畝產1500公斤左右,年可產瓜300多萬公斤,除供應蘭州市場外,還銷往全國10多個省市,並打入香港國際市場。

特別是忠和產的大暑白蘭瓜,皮白瓤綠,籽腔小,肉厚汁多,含糖量高,堪與瓜地相連的蘭州青白石出口名產媲美。

特徵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莖、枝有棱,有黃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狀突起。

卷鬚纖細,單一,被微柔毛。葉柄長8-12厘米,具槽溝及短剛毛;葉片厚紙質,近圓形或腎形,長、寬均8-15厘米,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脈密被糙硬毛,邊緣不分裂或3-7淺裂,裂片先端圓鈍,有鋸齒,基部截形或具半圓形的彎缺,具掌狀脈。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數朵簇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0.5-2厘米,被柔毛;花萼筒狹鐘形,密被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裂片近鑽形,直立或開展,比筒部短;花冠黃色,長2厘米,裂片卵狀長圓形,急尖 。

雄蕊3,花絲極短,藥室折曲,藥隔頂端引長 。

退化雌蕊長約1毫米。雌花:單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長橢圓形,密被長柔毛和長糙硬毛,花柱長1-2毫米,柱頭靠合,長約2毫米。

果實的形狀、顏色因品種而異,通常為球形或長橢圓形,果皮平滑,有縱溝紋,或斑紋,無刺狀突起,果肉白色、黃色或綠色,有香甜味 。

種子污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鈍,表面光滑,無邊緣。花果期夏季。

成熟的白蘭瓜呈圓球形,個頭均勻,皮色白中泛黃,外形十分美觀。切開後瓤口碧綠,肉厚汁多,脆而細嫩,清香撲鼻。

分布

全國各地廣泛栽培。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也廣泛栽培。蘭州居多~

白蘭瓜的產地在甘肅省蘭州青白石鄉,是素負盛名的"白蘭瓜之鄉",這裡生產的白蘭瓜是甘肅傳統出口產,也是甘肅省蘭州市著名的瓜類特產,在當地的種植歷史有五十多年,是當地特色農產品。

白蘭瓜原名叫"蜜露",1944年由美國引種到蘭州。

品種

大暑白蘭瓜,屬厚度非網紋甜瓜,為主要栽培品種。生育期120天,瓜圓形,單瓜重1.5一2公斤。

皮潔白,陽面略帶黃暈,肉厚,綠色,汁多味香,極甜,含糖量14%左右,是主要外銷品種。

小暑白蘭瓜,生育期11O天,因其上市早,栽培面積頗大,但其品質遠不如大暑白蘭瓜

實呈橢圓形,肉桔紅色,俗稱"紅瓤子",單瓜重1.5公斤左右,皮光滑,乳白色,陽面淡黃色,肉較薄,2.8厘米左右,汁多味較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34%。

1980年以後種植的還有小暑綠瓤白蘭瓜,綠肉C-81,73-2等。品質極佳。

栽培

白蘭瓜採用砂田小行棚加塑料大棚雙覆蓋促成栽培,較傳統單用大棚或小行棚覆蓋栽培,具有早上市、品質好的優點,而且還能有效避開病害高發期,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l、選地:宜選用周邊開闊,小氣候優越的新砂地作栽培用地。[1]

在上年秋按播種行施入基肥,用量為每畝施腐熟牛糞2000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油渣或豆渣100公斤、磷肥30公斤,施入後整平整實,平覆砂石後噴足水分留待備用。

2、品種選擇:小熟紅瓤白蘭瓜、大熟白蘭瓜、黃河蜜等品種。

3、大棚搭建:塑料大棚的跨度和長度依地塊而定。

一般寬度為3.5~5.5米,長度為70~90米,過長不利於管理。

於播種前7~10天(2月25日左右)扣好大棚,以利地溫回升,備足種植行搭建小棚用的竹竿、薄膜,大棚用膜一般可使用兩季。

整枝與輔助授粉:採用孫蔓3-2-1整枝法。花期宜採用工人輔助授粉,以保證正常坐瓜。授粉一般在上午進行。

採收

白蘭瓜與黃河蜜同屬於厚皮甜瓜中晚熟種。這兩個品種從播種到採收共用120天左右。

其中,雌花開放到果實成熟需55天,除了依據果實發育時間採收外,還可根據這兩個品種成熟時的固有色澤採收。

採收時可輕壓臍部稍感有彈性外,還要特別注意果實觸地部分的皮色。

白蘭瓜果實觸地部皮色如果已轉變成乳白色,富有光澤,黃河蜜轉變成橙黃色或金黃色。果實就已充分成熟,即可採收。

營養

白蘭瓜不僅香甜可口,富有營養,還有清暑解熱、解渴利尿、開胃健脾之功效。[2]

吃法

"釀白蘭瓜",是五十年代,由"西瓜燈"、"西瓜盅"演變而來的烹調新秀,它作為一種特殊風味,進入名饌佳肴行列。

主料:熟透的白蘭瓜一個輔料:糯米100克,葡萄乾50克,水澱粉25克,果脯100克,核桃仁100克,瓜脯100克,豬板油100克,白糖200克,玫瑰糖300克。

視頻---白蘭瓜進城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