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兔潭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兔潭鎮

中文名 :白兔潭鎮

所屬地區:中國 湖南 醴陵

白兔潭鎮,隸屬於湖南省醴陵市,位於醴陵市東北部,距醴陵市區25公里,與上瑞高速、浙贛複線、滬昆高鐵相距不到20公里,新106國道穿境而過,主產煙花鞭炮,是醴陵東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湘東贛西的商貿重鎮。現轄1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全鎮總面積72.03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9700人(2017年)。1985年撤鄉建鎮, 2005年被列為國家、湖南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14年7月被列入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2015年8月被列入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試點鎮。集鎮規劃區面積6.6平方公里,現有集鎮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里。[1]

地理氣候

白兔潭地處湘贛兩省分界山脈---羅霄山脈北段西沿,一條南北走向狹長地帶的中部。西北面的玄武山為羅霄山脈中的九嶺山系的一條之脈。鎮區形成了坐西北朝東南、背山面水、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藏風聚氣的分水格局。玄武山左有龍形山(牛仙嶺),右有老虎坳。玄武山海拔220.2米,龍形山海拔138.4米,老虎坳海拔134.8米,鎮區平均海拔69米。。鎮域內山地(嶠嶺、蛇青)、丘陵、平原兼備。發源於江西萬載的澄潭江,從鎮區東北面穿境而過,年徑流量為9.46億立方米。

由於九嶺山系阻擋了冬天的西北風,加上瀏陽至醴陵一帶形成的以石灰岩為主的地殼結構,造就了白兔潭一帶春來早,冬來遲(年無霜期280天),年平均氣溫高於全省2℃的特殊氣候。這裡平均降水量1462毫米,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旱、澇、風、雪等自然災害甚少。特定的自然氣候條件,為該地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歷史人文

據縣誌記載,白兔潭之名,因澄潭江流經該地形成深潭、潭底有石、狀如白兔,而得名。

白兔潭之歷史沿革,宋以前無考,宋時醴陵分為六鄉十六里,白兔潭隸屬醴陵鄉上豐仁里;元代無記載;明代改鄉、里為坊、都;清康熙年間,醴陵全縣設三十都,白兔潭隸屬十三都,稱渣江境;民國時期稱河清鄉;1949年後,稱渣江鄉,1952年隸屬白兔潭區,1956年正式稱為白兔潭鄉,1985年由鄉改鎮。

鎮域環境

白兔潭鎮於1985年撤鄉建鎮。小城鎮建設是白兔潭鎮的一張"名片",該鎮多次獲批省、市、縣三級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的稱號,2014年7月,獲批"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白兔潭鎮歷史悠久,毗鄰兩省三市,輻射面廣,與萍鄉的上栗縣、瀏陽的大瑤鎮形成三足品立的貿易點。鎮區道路網、供水、排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

白兔潭鎮的小城鎮建設在全省已小有名氣,寬敞、整潔街道、裝飾華麗的現代建築,綠色成蔭的街道樹,已顯示城市的氣派。白兔潭人民並未滿足已有的成就,隨着小城鎮建設的進一步發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將讓白兔潭鎮再異彩、再展新容。

視頻

醴陵市白兔潭鎮白市絲瓜節宣傳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