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疣狀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疣狀痣(Verrucous nevus)也稱表皮痣、線狀表皮痣等,一般在初生時或幼兒期發病,但也有10~20歲才出現,男女均可發病。通常表現為淡黃色至棕黑色疣體損害。其大小、形態及分布各有不同,大多呈乳頭狀隆起,排列成帶狀或線狀或斑片狀,全身各處均可發生,通常呈線狀排列。發生於身體一側。發生在男女生殖器和肛門及其周圍的,此時,往往容易誤診為尖銳濕疣。[1]

病因

本病屬於一種先天性表皮疣狀增生,自幼發病。常見於出生時或兒童期,有些病例成人期皮損才表現明顯,發病率約為新生兒的1/1000,男女發病相等,皮損可分限局性和系統性,限局性線狀表皮痣為單個線狀皮損,由密集天鵝絨樣,顆粒狀或乳頭瘤樣丘疹,連續或間斷地排列成線條狀,境界清楚的斑塊,顏色呈正常膚色,淡紅,黃褐甚至黑色,發生於頭部,軀幹或四肢,呈單側性縱行線狀排列;發生於軀幹者呈橫行帶狀或旋渦狀排列,顏面受累時,口腔黏膜亦可受累,系統性表皮痣皮損與限局性相同,不同者皮損不只一條,而是許多條皮損平行排列,特別是位於軀幹者,皮損位於一側,偶呈雙側對稱分布,此種廣泛性皮損易伴發骨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引起所謂「表皮痣綜合徵」,一般無自覺症狀,侵犯甲皺襞時,可致復發性甲溝炎和甲板扭曲,皺褶部受累,皮損浸漬,產生臭味,極罕見情況下,皮損可自行消退。[2]

臨床症狀

深圳非凡醫療美容醫院介紹臨床症狀多見於兒童,兩性發病率相等,可發於全身任何部位。多數情況下呈疣狀增生,呈褐色或黑色。乳頭瘤樣小棘,不規則形隆起,觸之表面呈油膩樣。或長或短呈條狀,條狀走行很不規則。無自覺症狀,只是不美觀。

防治

在局麻下進行激光治療即可,術後稍有印跡,但基本上屬於正常皮膚。

  1. 疣狀痣又稱線狀痣,通常呈線狀排列。發生於身體一側。較小的皮損可手術切除。若皮損太大,切除後還要植皮,皮損處也可用電灼,激光和液氮冷凍治療。學齡前治療較好。
  2. 鼻樑兩側,皮薄,皮下脂肪也薄,行走於其下的靜脈,可透過皮層呈現發青瘀血的樣子,但要排除血管瘤。

鑑別要點

疣狀痣常單側發生,排列成線狀,質較硬,損害表面較乾淨,不易出血。一些特殊部位外,他處也往往有同樣皮疹。病史較長,外用藥物療效差。病理改變表皮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主要是角化過度、乳頭瘤樣增生以及棘層肥厚,基底層黑色素增多,無尖銳濕疣的空泡化細胞,病理鑑別較容易。[3]

注意事項

  1. 根據病種不同療效和次數均有差別,色素性病變需重複治療者,應間隔時間一般3~6個月,而血管性病變及脫毛一般應間隔1~2個月,特殊病例應遵醫囑。
  2. 治療後,治療區局部皮膚紅、腫、結痂、脫痂的過程,一般時間7~10天,痂膜應讓其自然脫落,以免引起疤痕。必要時可塗抹如喜療妥等促其修復。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李彥
  3. 治療後,可適當外塗抗菌素軟膏如紅黴素氯黴素眼藥水等1~2天。治療區1周左右不接觸水,保持局部乾燥,有利於痂膜脫落和防止感染。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疤痕。
  4. 痂膜脫落前,治療區應不進行皮膚護理,不化妝,不搓擦,不服用阿斯匹林類藥物。不參加劇烈運動,以免出汗後引起感染。
  5. 治療區儘量避免陽光照射,否則會引起局部短暫性色素沉着。此外,也有極少數患者激光治療後,局部會發生短暫性色素沉着或色素減退斑,這些短暫性色素改變均會逐漸恢復正常,恢復時間約1~3個月,個別可達9個月甚至更長。[4]
  6. 需重複治療者,應按時複診,超前或延遲治療均會影響治療效果。凡超過六個月來複診者,每次均加收開機費或不享受優惠。

視頻

疣狀痣(表皮痣、線狀表皮痣),不開刀的新方法(第一集)

視頻

鄧主任講解疣狀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