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番薯雪(崽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番薯雪》中國當代作家崽崽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番薯雪

眨眼間朋友成老人了,有的氣宇軒昂,有的文雅淡定,有的喜怒笑罵,一樣是人老話多。小時到石灰灶上撿貝殼,積滿一箱,時不時拿出來擺滿一地;自製玩具,一把鋸一把刀,一會便造出一支槍一把劍;十歲左右開始閱讀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家春秋》《苦菜花》《三家巷》《子夜》等等。那年頭正是饑荒來襲的時候,番薯雪這個詞是突然活躍在談話里的。當時我以為自己才有的淒涼,後來發現在坐的人人都有這種經歷。

番薯雪與番薯落在海口話里是一樣的意思,指收穫後遺落在地里的番薯。番薯落直接形象,番薯雪呢,來自何處?可能「雪」是海口話里某個字的諧音。那時候,龍華路一帶飢腸轆轆的孩子常常發出這樣的通知,某某村挖番薯啦,撿番薯雪囉。

某某村大多指八灶、龍昆上村與龍昆下村。這些生產隊主要生產蔬菜供應市民,也會種少量水稻和番薯自己食用。有時挖幾分地的番薯,幾條街的老人孩子來撿番薯雪,地頭田埂站滿閒雜人等,人人一樣的裝束,一把鋤頭或四齒耙,腰間別一隻捕魚時帶的簍,頭戴草帽或竹帽。來龍不壓地頭蛇,擠在前頭的多為本村孩子,他們的四齒耙甚至挖在兄父輩的前邊,社員礙着情面,不好吭聲。有的家長大聲罵,你要死啦,拿生產隊的東西!接着扔來一隻大番薯,惡聲惡氣指令:回家!孩子接下番薯,心領神會,暫時退到後邊。番薯地上不停地響起「你要死啦、回家」的罵聲和指令。番薯沒過秤,一隻一隻公然划過天空落進社員家的簍子裡。這事叫城裡孩子羨慕。

戴帽子,背魚簍,扛鋤頭,眼睛四處瞅,一本正經卻找不到一隻番薯雪,真是叫人寂寞的,回到家,迎着家人失望的眼光,心裡特別孤獨。第二天聽到哪裡有番薯雪,孩子們還是會去的。臨淵慕魚,或是過屠門而大嚼,我們站在希望的田野上。

這些老朋友與我不一樣,他們住在別的街區,最常去的地方是高坡。高坡指的是海口西南那片起伏平緩的台地,這裡缺水,種的是一望無邊的番薯。地方遼闊,能容納更多尋找食物的市民,收穫時那片土地人山人海,像現在節日時的天安門廣場。那裡我也去過,擠不過人家,夥同龍華路的孩子另闢蹊徑,走到已經收穫多時的地里,有埋在地里的小番薯正在發芽,順着發紅的嫩芽,可以找小番薯,更多的可能是挖出一段綠色藤莖。我們在台地相接的地方發現水田,水田的花生結子特別多,嘟嚕嚕一串串,白白虛虛的沒果仁,沒人要。我們把白花生放在水塘里洗乾淨,放進嘴裡嚼,甜,有花生特有的芬芳。把花生裝簍里背回家,家裡人都高興。

老人興奮非常,搶着發言,顯然不是面對曾有的尷尬、狼狽與淒涼,他們回憶的似乎是一頓海鮮大餐。我們這些老去的朋友都知曉當年一句口號:忘記過去意味着背叛。對於個人,這話是確實的。人生經歷,是人的私有財富,是他在世上立足的基石。人拋棄這個基石,得虛構故事平衡自己,這種平衡總歸是虛空的。比如,有些年輕人否認存在那個飢餓年代,他們說,我爸爸說,那時都吃得飽飽的。是的,那個時代一定還有人吃得飽飽的,像現時有的家庭擁有遊艇和飛機一樣。比如,有人說,貪污是現在才有的,過去沒有。昔日社員給家人扔番薯是否貪污?番薯在那時是救命的。現在某人受賄十萬,百萬甚至千萬,對他有意義嗎?其實沒有,款項的多少只關涉他刑期長短而已。我們忽視某種東西比如番薯,但我們不能蔑視人的生命。

人說話就像人寫文章。一位著名作家同時也是著名編輯的人說過,他看文章的第一段,就知道作者思想內涵、品質修養……甚至作者受教育程度,寫該文何為,作者能走多遠等等。這位作家兼編輯有點牛,但話不全虛。對談也一樣,有人生經驗的人,也能對言說者作出大體判斷。所以言說和寫作一樣,是件冒險的事。有人批評說,聲言那場饑荒是謊言的人、過去沒有貪污的人是不讀書的人,只要讀書,事情就容易得到證實。讀書很重要,但讀書不是稻粱謀,更不是查找攻擊別人的資料,真正的讀書是靈魂出遊。

書中寫的別人、別處與別人的經驗,別人的血淚、別人的汗水與別人的嘆息打通我們的心靈,曾經的故事與如今的現實對接,啟動我們的靈氣,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為北方人愁寒,替古人擔憂,不是鄉愿,不是迂腐,是人性對人性的召喚,是靈性對靈性的啟發,細膩我們的情懷,深遠我們的眼光,拓展我們的胸懷,讓我們不至於成為乾癟苛刻的人。

現在是人都在閱讀。真正的閱讀是發現自己,圓滿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不是每一個閱讀者都能做到。人必有一點靈性的嫩芽,才能萌發燦爛的靈魂之花,就像這種種子才能長成這種大樹一樣。這關涉到人格豐滿,可能一個從小自立,自己尋找出路的人,比較容易達成這種豐滿。 [1]

作者簡介

崽崽,男,主要從事小說創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