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男士漢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男士漢服
來自百度的圖片
男士漢服

中文名稱 :男士漢服

文學家 :趙壹

年 代 :漢代

文學體裁 :賦

男士漢服,說到漢服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反應都是女式漢服,很柔美、很絢麗,然而男士漢服也很漂亮很帥氣。漢服男裝一般需袖長過指尖,身長過腳踝,以微露鞋面不拖地為宜。不宜袖長、衣長過短。尺寸以寬大合身為宜,不宜過於收束侷促。漢服剪裁需有前後中縫,一般也要求有接袖。接下來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下男士漢服的主要類型:

衣裳(讀音為「常」)類

  • 又稱上衣下裳。上衣下裳是中國最早的服裝形制之一,為漢服體系的第一個款式,約出現於商朝。上衣交領右衽,下裳一片式圍合,皆以帶結系,這也是漢服最基本的特徵。秦漢之後,男子深衣制逐漸取代上衣下裳制,上衣下裳逐漸只作為禮服存在,後世更是成為男子最為嚴肅的最高禮服。
  • 玄端為先秦時通用的朝服及士禮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廟,叩見父母也穿玄端。
  • 玄端上衣純用黑色,不加緣邊。玄衣用布十五升,每片布長二尺二寸,因為古代的布幅窄,只有二尺二寸,所以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稱端。
  • 又因玄端服無章彩紋飾,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內涵,所以這種服制稱為「玄端」。
  • 深衣流行後玄端逐漸廢止,後來明代恢復古玄端制而造「忠靖服」。
  • 玄端為男子服飾,女子不可穿,除祭祀和朝會外不可穿。
  • 這裡的「短」不是長短的意思。「短」「豎」「裋」三字同音,都讀作「shù」。「短」通「裋」,「豎」是豎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又稱裋褐。
  • 裋褐為上衣下褲的形制,上衣為交領衣,長度一般在臀部,褲為直筒褲。此款本為男裝,適用於居家勞動,現代發展為男女通用。
  • 短半臂:男裝短半臂在現代一般作為漢元素穿着。長半臂:此款形制暫無文物佐證,不確定歷史上存在與否。圖為現代商家製作。

深衣制(衣裳連屬制)

深衣是起源於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連在一起,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鄭玄曰:「深衣,連衣裳而純之以采者。」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稱為「衣緣」或者「純」)。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亦稱「袍服」。深衣是漢代以來的女性大禮服。《禮記·深衣》中明確記載了因家庭狀況不同,製作深衣時所選擇的緣邊用料不同: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以花紋布料為衣緣。)具父母,衣純以青(如果父母健在,以青色布料為衣緣,又稱青衿。註:古人青色以藍草制靛藍染成,類似今藏青色。)

曲裾袍

曲裾袍是深衣的一種,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按照《禮記》記載,深衣一大特點是「續衽鈎邊」,也就是說「這種服式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幅向後交掩的曲裾」(孫機)。曲裾以繞襟的周數分為單繞、雙繞、三繞。以衣長的長短分為長曲裾和短曲裾。一般有腰帶圍腰,細帶結系。(關於曲裾是否有寬腰帶、是否有寬腰帶+細腰帶的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在此不做討論。現代商家一般有三種做法,一種為寬腰帶加細長腰帶,稱為腰封;一種為較窄的寬腰帶,用小系帶系住;一種為較寬的長系帶,直接繫於腰間。)曲裾出現,與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符合理併合禮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曲裾男女皆可穿着。

直裾袍

直裾是華夏服飾文化體系中深衣的一種,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是因為古代的褲子都沒有褲襠,只有兩條褲腿穿到膝蓋位置,上面用帶子系在腰部。這種沒有褲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面的衣服遮擋,褲子就會露出來,在當時被視為禮節的禁忌。所以外要穿着曲裾。以後,隨着服飾的改進及服飾制度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有所改變,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在先秦及西漢前期較為盛行的繞襟曲裾因其穿着繁瑣逐漸被直裾替代。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替代曲裾並流行和普及。直裾袍通常是一種常服,而非禮服。男女皆可穿着。有長直裾、短直裾、魚尾直裾等款式。

朱子深衣

  • 朱子深衣,漢服中深衣的一種,為禮服,多用於祭祀等場合。指根據宋代著名學者朱熹所著《朱子家禮》記載考證的深衣,是朱熹對《禮記》深衣篇所記載的的深衣的自我認識和研究的產物。
  • 朱子深衣的結構特點為:直領(沒有續衽,類似對襟)而穿為交領,下身有裳十二幅,裳幅皆梯形。
  • 朱子深衣的影響很大,日韓服飾中有部分禮服都是在朱子深衣制度的基礎上製作的。
  • 需要尤其指出的是,有不少製作漢服的商家將所有白底黑緣的深衣都謂之「朱子深衣」是錯誤的。歷史上有多位經學家都對深衣做出了自己的考證,不能將其他人的作品籠統的冠名為朱子深衣。
  • 歷史上大帶有三種。第一種大帶出現時間最早,形制最簡單,為一條簡單的夾有黑色牙線的白色腰帶,使用時直接打蝴蝶結即可。現存唯一深衣出土文物,明張懋墓出土深衣所使用的就是第一種大帶,可以證明直到明代,深衣依然搭配最樸素的大帶。
  • 第二種大帶出現時間較晚,大帶下垂部分與腰帶本身成90度角,為事先做好,並用小系帶古代,一般出現在明代祭服、朝服形象上,無文物顯示有深衣使用過該大帶。
  • 第三種大帶出現於明代,時間最晚,除固定方式外與第二種大帶相同,使用一對扣子固定大帶,一般出現於明代常服畫像中,無任何文物顯示與朱子深衣有任何關係。也沒有出現在任何禮儀場合所用服飾。
  • 根據明代張懋墓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直至明代,深衣所配用的腰帶依然是第一種大帶,因為深衣是歷代文人所推崇的,最接近中國文明源頭的服飾,故必須配用最正宗的禮服腰帶——大帶。如圖便是出土的大帶,很明顯,所打的結為我們如今所說的蝴蝶結。

三重衣

漢代曾記載多重衣的穿法。「三重衣」此詞並不見於史籍,「三」字自古就是虛指,「三」通「多」,三重衣就是多重衣,就是把衣服穿很多層,領口、袖口露出層層疊疊的效果。現代漢服三重衣一般指中衣裙(褲)、襦裙、曲裾,或中衣裙(褲)、中單、直裾的穿法。要求外層衣袖短於內層,外層衣領淺於內層,顯出重疊效果。

通裁類

通裁類是指上下衣之間無接縫,通體直裁的一類形制。

圓領袍

  • 圓領袍,亦稱團領、盤領。至少在漢朝初年就出現的一種漢族服飾,早期作為內衣存在。魏晉南北朝後,開始作為正裝穿着於外,流行於隋唐至明末,男女皆可穿着。
  • 圓領袍最初為直袖或者箭袖,並且作為常服穿着。到了宋明,則發展成為了禮服,官員也穿着較多,形制也發展成了大袖。除此之外,文人在宋明時期多着白色黑邊的圓領襴衫。此款形制為不開胯,並下擺橫加一梁,以示對祖制的尊崇。
  • 圓領袍的領型分為四種,無領,微立領,寬領,立領。
  • 唐圓領:一般為無領或微立領,領口較緊窄(後期領口逐漸放大),在領側及乳下有布扣,前襟呈直線形,兩側開衩,衣身較短,窄袖。
  • 穿着時內穿中衣、質地較硬挺的半臂,系腰帶,下穿褲、靴。
  • 宋圓領:立領寬領皆有,比初唐時領口大,微露中衣,衣身放寬變長,前襟不再是直線形,而是斜至身側,同樣用布扣,兩側開衩,袖口寬窄皆有,仍是直袖,有腰帶。
  • 圓領:多為寬領,衣身寬大,領口用扣,衣襟用系帶,袖子多為琵琶袖,兩側不開衩有暗擺。

直身、直裰、道袍

  • 三者皆是明代士人常服,應用於各種日常場合。
  • 其區別在於,直裰兩側開衩無衣擺,行動時能露出裡面的褲子;直身有衣擺遮擋,但衣擺縫在外,能看出衣擺;道袍衣擺縫在內,即暗擺。
  • 直裰從宋朝開始就有,到明代發生變化(具體可參加百度百科,現代漢服所講的直裰基本指明代直裰)。
  • 道袍在漢服體系中指漢服的一個款式,並非道士袍。

襴衫

襴衫出現在唐代,流行於宋明。上為圓領或交領,下擺一橫襴,以示上衣下裳之舊制。其廣泛程度可為仕者燕居、告老還鄉或低級吏人服用。一般常用細布,顏色用白,腰間束帶。至明代,圓領(盤領)襴衫使用更為廣泛。明代出現無膝襴襴衫,多以藍色布料製作,鄉間也稱作「藍衫」。下擺處的衣緣較寬,而取消了膝襴,料想是以衣緣代替膝襴的象徵意義。

大氅

又稱氅衣,鶴氅。只男性穿着,對襟大袖,不開衩,衣襟不合攏,系帶或不系帶皆有,一般只做常服穿着。大氅屬於罩衫,原則上只配衣裳穿着,現代常用來搭配直裾、道袍之類,屬於一種演變。

曳撒(yìsǎn)

一說源自蒙古禮服,又一說源自古代戎裝。明朝士大夫喜穿。後期作為內廷侍衛服飾使用。其形制為窄袖或琵琶袖,衣身長短皆有,前分裁後通裁,前面腰以下打馬面褶。褡護:明代的褡護是一種半袖有擺在外的服飾,前後皆通裁。明代官員服飾系統中有褡護。其名源自元代,形制本於何處暫無考證。貼里:形制與曳撒相近,都是上下分作兩截,但曳撒只是前襟分裁而後身不斷,貼里則前後襟均分裁,腰部以下做褶,大褶之上有細密小褶,無馬面,衣身兩側不開衩,亦無擺。據此應屬上衣下裳制。貼里不但是明代內官常用款式,也為外廷官員常用。在明代的士庶群體中,貼里也廣泛作為常服。明代士人通常將貼里穿在袍內或褡護之下。[1]

視頻

不同朝代的男士漢服穿搭,每一款都讓人眼前一亮,原諒我挪不開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