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晚秋(子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生生不息的晚秋》是中國當代作家子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生生不息的晚秋
生生不息的晚秋,總是那樣的慷慨,把自己所有的收穫和收穫的喜悅,分享於那些有緣或無緣的人,然後,又以一雙無限深情的目光,與他們作別。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許多的煩躁與不安,由於晚秋的到來,一切糾結都會慢慢消散,變得心平氣和。
穿越了寒暑的晚秋,變得那樣厚重,那樣純澈。無論走到哪裡,你隨時極目遠眺,極少有遮擋視線的物件,可以望見遙遠處的山川,看到安臥在天際的白雲。當然更可目及到山腳下耕田的農人與黃牛、稍遠處裊裊的炊煙和黃昏下淺淺的燈火。
天高雲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曠的原野。你可踩着晚秋的泥土,看見一條條不畏薄涼的蚯蚓,爬行在剛剛深耕過的土地,在鬆軟的新土上留下一道彎彎曲曲的蹤跡。你可攀爬到樹葉落光的柿樹上,採摘你最喜歡的柿子,然後擺放在房檐上,曬成柿餅或柿塊,窖藏下晚秋的一抹甜蜜。那些野兔、松鼠已沒有隱身處,在空曠的田野盡情地奔跑。緩緩而行的溪流也格外清澈,你可觸手捉到歡快的小魚兒,然後又放回水裡,它們瞬間離你遠去。曾葳蕤的植被,也像極了人們稀疏的頭髮,貼在秋的地面。環顧周圍,只有秋播的麥苗,順壟看去,剛剛離開地面,裸露着一壟壟單薄的綠意。
晚秋的每一個章節,都是一目了然,讓人對晚秋的主題少了許多費解。在這樣素麵朝天的秋天裡,人們也似乎變得簡單,變得單純與平和了。
晚秋的美,美在好物易逝,又會義無反顧地重生。比如,五穀作別泥土顆粒歸倉後,那些精選的種子便從此刻起,蓄積着能量,長眠一個冬天后,又得以重生;比如那些漫山遍野壓彎了枝杈的碩果,也安臥在冷暖相宜的庫房,保持着自身的飽滿,把全部的香甜獻給來年的春天。又比如,辛勤的蜜蜂,此時也許已沒有花蜜可采,便飛到一家一戶的柿棚,採食着紅透了的柿子的甜蜜,去成就晚秋里最後的擔當。
到了晚秋這個節點,一切都變得格外淡定,有條不紊,去留自如。那一樹樹曾幽綠的葉子,儘管不畏寒涼與樹幹相守,可還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午夜或者黎明,紛紛飄落,光禿禿的樹木,便是對晚秋最後的堅守。落葉生香,人們不舍踩着剛剛飄落的葉子,深情地挽留秋日裡那一抹靜好,可一輛輛濕掃車,卻無法顧及落葉對秋的眷戀,還是幫它們找到了重生之處。一向深情的大雁,也在陣陣秋風的緊逼下,千里迢迢,結伴南下。
晚秋並非一片蕭瑟。那些傲霜的菊花,已積聚了好久的能量,它們沐浴着晚秋的薄涼,在山川與田間盡情地綻放。縱然你隻身菊花盛開的山野,也不覺晚秋的孤獨與蕭瑟,心花也會與菊花一起綻放。
晚秋的園林或者山野,目及之處,與菊花一起綻放的還有錦帶花,它們沐浴着暖暖的秋陽,一簇簇,一朵朵,五顏六色盛開着,它們長長的花期,甚至可以迎來第一片晶瑩的雪花。
當步入經年的深處,晚秋雖然多了一些淡然與靜默,但也不乏季節的壯觀。當樹葉近乎落盡,銀杏卻歷盡秋風秋雨的洗鍊,片片葉子漸漸變得金黃。沙河市欒卸的萬畝銀杏林,簡直就成了一個金黃的世界,遠道而來的遊客,踩着剛剛飄落的葉子前行,一片片葉子落到肩甲又滑落到地面。銀杏也一如一片片其它葉子一樣零落成泥,然而它卻絢爛了一個最讓人惆悵的季節。遊人在感慨與震撼中,與一望無際的銀杏林依依作別。
我躲開那一條必經之徑,倚在一棵銀杏樹的枝杈處,望着絡繹不絕的人群和片片落葉忽然想起:其實,每一個鮮活的生命不都像一片綠葉嗎?當跨越了若干個時光的節點後,慢慢的枯萎變黃,在無奈的更替中跌宕起伏,然後成為一粒塵。
每每晚秋,綿延的太行山腳下,紅葉已經層林盡染,遠遠望去,簡直就是一片紅色的海洋。晚秋,也因紅葉的渲染,變得絢爛多彩,分外壯觀。一棵棵紅楓,它們置身於懸崖峭壁,僅占有丁點泥土,縱然落下一場秋雨,也很難得到一次酣暢的滋潤,它們歷經風雨,不畏乾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於晚秋的一片明麗。
寒露節氣過後,王垴的紅葉也漸次彤紅,古村落在經年裡又一次穿上了紅色的禮服,迎接四面八方的遊客。一年一度的九龍峽盛大的紅葉節,也漸漸拉開帷幕。你從幽深的谷底仰望,巍峨的山脈,由於紅葉的渲染,更加地壯觀。我隻身山巔明長城向南眺望,是一片清一色盛開的野菊花,隨風搖曳,菊香陣陣。
歲月在盛衰中交替,所有的抵達,都會以另外一種模樣重生;已經重生的又正在抵達的路上。一如這生生不息的晚秋。
作者簡介
子雋,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