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活賦(張曉風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活賦》是中國台灣作家張曉風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生活是一篇賦,蕭索的由絢麗而下跌的令人憫然的長門賦——

巷底

巷底住着一個還沒有上學的小女孩,因為臉特別紅,讓人還來不及辨識她的五官之前就先喜歡她了——當然,其實她的五官也挺周正美麗,但讓人記得住的,卻只有那一張紅撲撲的小臉。

不知道她有沒有父母,只知道她是跟祖母住在一起的,使人吃驚的是那祖母出奇地丑,而且顯然可以看出來,並不是由於老才丑的。她幾乎沒有鼻子,嘴是歪的,兩隻眼如果只是老眼昏花倒也罷了,她的還偏透着邪氣的凶光。

她人矮,顯得叉着腳走路的兩條腿分外礙眼,我也不知道她怎麼受的,她已經走了快一輩子的路了,卻是永遠分別是一隻腳向東,一隻腳朝西。

她當日做些什麼,我不知道,印象里好像她總在生火,用一隻老式的爐子,擺在門口當風處,劈里拍拉的扇着,嘴裡不乾不淨的咒着。她的一張塊皺的臉模糊地隔在煙幕之後,一雙火眼金睛卻暴露得可以直破煙霧的迷陣,在冷濕的落雨的黃昏,行人會在猛然間以為自己己走入邪惡的黃霧——在某個毒瘴四騰的沼澤旁。

她們就那樣日復一日地住在巷底的違章建築里,小女孩的紅頰日復一日的盛開,老太婆的臉像經冬的風雞日復一日的干縮,爐子日復一日的像口魔缸似的冒着張牙舞爪的濃煙。

——這不就是生活嗎?一些稚拙的美,一些驚人的丑,以一種牢不可分的天長地久的姿態棲居的某個深深的巷底。[1]

作者簡介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1941年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台,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它處,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作品富有人道精神,並蘊含愛國懷鄉情感。其作品曾獲台灣中山文藝獎、編劇金鼎獎、香港基督教文學獎、台灣文藝散文獎等。 [2]

張曉風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嘆人生的虛無,亦不沉溺於文字的晦澀,其字裡行間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偉之氣、俠士之風,而又不乏女子雅致、淒婉的纖細柔情。張曉風的文章里,有獨立山頂悲千古的英雄少年,也有站在氤氳梅香中的梅妃,還有在紅地待毯那端默默堅寧的少女……在她的作品中能讀到漢代的史傳、唐朝的詩歌、宋代的散文、元朝的戲曲。她的行文善用知性來提升感性,視野上亦將小我拓展至大我。她有一雙透視平常的慧眼,將瑣碎平凡的生活,品出美麗、典雅、溫柔。 同時在戲劇領域也頗有貢獻。[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