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活的原色(石澤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生活的原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生活的原色》中國當代作家石澤豐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生活的原色

置於案頭的是毛澤東文學院學員徐文偉的散文集——《靜是一種方向》,翻讀他的作品集,我想起了一位作家改稿的故事。

曾經有一位生活在工廠的青年作者,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一篇稿子被《收穫》雜誌看中,編輯部通知作者去上海雜誌社改稿,編輯們非常負責,每個人都給作者談了許多的修改意見。《收穫》雜誌的主編巴金見狀,非常直白地告訴作者,別聽他們的,他們完全沒有工廠生活的經歷,你就按你的生活體驗去改。巴老的話對這位作者一生都有巨大的影響。作者後來也成了名滿天下的着名作家。

真理往往不需粉飾,生活的原色便是事物的真實。文偉的作品便是從生活的真實出發,用真情實感來感染讀者,抒發胸臆。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雙腳,因為你從生活中走來

坦率說,文偉的一些作品在表現手法上,是顯得有點陳舊,但這並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價值。他的作品無論是寫親情、友情、愛情,還是寫山水人文,民風俚俗,都具有自身不可替代角度,他立足于衡南,在其生養的土地上耕耘,因而即使我作為一個湘南人,也還時時覺得出一些新鮮感。

語言是散文致勝的重要法寶,文偉的語言質樸而乾淨,不拿腔作態,總是像是還原生活的本色,尤其是對人物的描寫,他總是讓人物用自己的語言呈現性格、品位、情緒,這表明作者對所寫人物爛熟如心,表面看上去,他的作品的語言起承轉合不是大開大放,但實際上,在平鋪之間,我們還是可以讀出語言的豐富性和層次感

我常說,寫散文容易,寫好散文不容易。好散文的標準是什麼呢?大而言之,是那些經過千萬人朗讀而又能重讀的作品,小而言之,則是讀之總有會心之處,總有感嘆之處,總有拍手之處,總有切齒之處,總能撥動你的心弦之處。文偉的散文,就讀者我來說,在沉悶之中也不失有會心一笑之處,這對於一位散文作者來說,應該是莫大的鼓舞。不知讀者諸君以為然否?

[1]

作者簡介

石澤豐,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