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息資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生息資產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名詞解釋

生息資產指金融機構以收取利息為條件(或隱含利息條件,即雖不收取利息,但其價值卻受實際利率影響,如買入的零息債券)對外融出或存放資金而形成的資產。生息資產包括外匯生息資產和人民幣生息資產。

生息資產是指貸款、投資等業務形式上的資產它能為銀行的經營帶來收入.在可支配的資產總量一定時無息資產的比重越大生息資產的比重就越小銀行經營的盈利性越差。

生息資產也是指可以持續從中獲得收益的資產,它主要包括貨幣資產、證券資產、儲蓄存款、債券、基金、其他金融工具。

生息資產的填報

在資產負債項目統計表,生息資產以賬面餘額填報,不扣減已計提的相應資產減值準備。主要包括: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存放同業款項、各項貸款、拆放同業、債券投資、買入返售資產以及其他能夠產生利息收入的資產(收入在利潤表中計入「利息收入」項下的資產均應計入,長期股權投資不應計入)。

生息資產和非生息資產的比較

生息資產和非生息資產是兩個相對的概念,非生息資產是指銀行經營過程中不直接帶來利息收入的占用性資產主要包括現金及外幣存款、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遞延資產及無形資產,以及不能給銀行帶來利息收入的呆滯、呆賬貸款等。隨着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壯大非生息資產增長較快對經營效益的提高產生一定影響。

術語解釋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零息債券是指以貼現方式發行,不附息票,而於到期日時按面值一次性支付本利的債券。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是指在債務期間不支付利息,只在債券到期後按規定的利率一次性向持有者支付利息並還本的債券。我國的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可視為零息債券。

參考文獻